堅持科技自立自強 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團結奮斗
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在京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多種形式第一時間認真學習報告內容,奮戰在各自工作崗位的農科人紛紛表示,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新征程上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團結奮斗。
“奮力譜寫無愧于新時代的農科篇章”
黨的二十大代表周衛院士在人民大會堂現場參會后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高瞻遠矚、舉旗定向,大氣磅礴、催人奮進,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依靠科技的自立自強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推動農業綠色發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無愧于新時代的農科篇章。
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李培武院士在研究所集中觀看二十大開幕會后動情地說:“作為一名有37年黨齡的農業科技工作者,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后激動不已,感受至深。總書記的報告高屋建瓴,催人奮進,明確提出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今后,我們要在糧油質量安全智能檢測等關鍵技術領域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爭取更多原創性、引領性、顛覆性成果,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
“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陸宴輝所長說,“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植保所要圍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科研平臺和研究隊伍,匯聚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和廣大農民的力量,有效應對農業領域生物安全各種風險挑戰,依靠團結奮斗共創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未來。”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青年專家郭兆將在家中收看開幕式,“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些舉世矚目的巨大歷史性成就令我倍感振奮、肅然起敬!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作為一名從事農業基礎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又倍感暖心、備受鼓舞,我一定會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扎實做好本職工作,為實現農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貢獻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全國先進工作者、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副所長張克強聆聽總書記的報告后,感到心情無比激動、無比振奮。“十年來,黨中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鄉村更美麗了。作為農業環保戰線的一名‘糞斗士’,我要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勞模作風,為推進降碳、減污、擴綠,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貢獻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總書記的報告是開啟新征程的綱領性文獻,主題鮮明、內容全面、催人奮進,其中明確提出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長期在西藏那曲開展工作的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高清竹堅定地說,“新時代的十年,祖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要繼續傳承‘缺氧不缺精神’的光榮傳統,在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
“過去十年,我國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鄉村治理與發展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趙一夫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實現中國特色鄉村治理現代化為目標,深入開展基礎理論和實踐應用研究,為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全面振興提供更具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
“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所長曹光喬對總書記報告中的“金句”頗有感觸,“十年來,我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突破70%,但農機裝備依然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短板弱項,我們要牢記器利農桑的使命,在裝備智能化和山區農機研發上加強原始創新,多下工廠、多進地頭,讓祖國廣袤農田馳騁更多‘國字號’農機。”
“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團結奮斗”
“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深刻領悟這三個‘第一’對做好中國農科院人事人才工作至關重要。”中國農科院人事局綜合處處長肖碧林在會后第一時間寫下自己的學習體會,“作為一名組工干部,要堅決走好政治建設第一方陣,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科研為本,矢志不渝、篤行不怠,以自我革命引領院所發展,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團結奮斗。”
“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總書記親自關懷下,能夠容納150萬份種質資源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新庫已經投入試運行,將有力提升我國種業科技原始創新潛力。”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保存與信息黨支部書記張金梅動情地說,“作為這座新庫的建設者和使用者,我們要從總書記的報告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好新庫作為大國重器在確保糧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為打贏種業翻身仗作出更大貢獻!”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在下鄉的車上聆聽報告后,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始終在駐舟曲幫扶組組長李虎的腦海中回響,“舟曲縣底子薄環境差,要想真正實現產業興、群眾富,就必須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時刻保持‘趕考’的姿態,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帶領幫扶組的同志們與舟曲百姓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將科技創新的論文寫在祖國鄉村振興的大地上。”
“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一名新時代農科學子,我深感自己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中國農科院研究生會副主席,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碩士孫瑋在支部視頻交流會上匯報自己的學習體會,“作為學生黨員,我們在努力完成學業的同時,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讓青春在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