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局主辦,農業信息研究所承辦的第二屆海外農業研究大會在京舉行。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吳孔明,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副司長沈翔,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趙新力,全球農業研究論壇(GFAR)秘書長馬克·霍德尼斯等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辭。
吳孔明在開幕式上報告了海外中心2018年工作進展。他指出,2018年,海外中心制定了發展規劃,組織實施了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協同創新任務,有效推動了棉麻蠶桑糧、動物疫苗和生物防治等技術和產品“走出去”,為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農科院立足農業“走出去”任務和農業對外合作需求,將發起成立全國農業科技“走出去”聯盟,集聚國內科技合作優勢資源和力量,合力推進我國農業科技和農業企業“走出去”。
隋鵬飛在致辭中指出,海外農業研究要緊扣新時代主題的要求和要素,與鄉村振興戰略、“一帶一路”倡議以及重大國際形勢緊密結合,側重服務于投資和貿易政策,聚焦農業對外合作的布局研究、機制研究和個性化服務研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充分發揮智庫的積極作用。他表示,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將會同中國農業對外合作各成員單位,有效推動合作機制的落實,全力支持海外農業研究,提供農業對外合作的鮮活案例。
大會期間,中國農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海外中心副主任貢錫鋒,信息所所長、海外中心主任孫坦和副所長、海外中心副主任聶鳳英分別代表海外中心發布了“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國別研究報告、海外農產品市場報告和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2.0等系列研究成果和大數據平臺。來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非洲農業研究論壇、中投海外等機構的12位發言人分別就農業對外合作政策、農業科技合作、農業投資與貿易三個專題作主題報告。大會期間還舉行了馬鈴薯專題會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政策研究人員培訓班、中非農業技術轉移研討會、G20農業首席科學家會議農業技術共享工作組研討會。
來自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科技部、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全球農業大數據與信息服務聯盟成員單位以及全球農業研究論壇(GFAR)、蓋茨基金會等單位的350名國內外代表參加了會議。(通訊員 時舒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