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決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成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的學習、研究和教學,堅持在鄉村振興學科體系建設上“作表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019年開始籌建鄉村振興學院,為全院研究生開設《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課程。該課程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碩士研究生必修課,同時也是農科學生的專業課、基礎課和政治課。要求農科院學生應時刻牢記初心使命,認真學習、系統掌握、深刻領悟鄉村振興戰略,增強“三農”工作情懷,爭做“一懂兩愛”新時代“新農人”。
《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課程共分8講,每講4個學時,合計32個學時。第一講為“鄉村振興戰略概論”,介紹課程的全貌和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第二講到第六講,圍繞實施鄉村振興五大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講聚焦1個總要求由1位專業老師進行4個學時深度講解。第七講是鄉村規劃方法與實踐,圍繞鄉村振興規劃先行,傳授學生制定規劃基本方法。第八講是農業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色,了解農業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政策設計初衷和歷史演變。目前,基本形成了由張合成書記領銜的16位農經所專家學者組成的講師團隊和鄉學研究隊伍。一方面加強鄉學研究,推動鄉村振興學科發展;另一方面教研相長,適時優化課程內容。啟動了課程教材的編寫工作,推動課程的系統性和專業性。
5月9日,《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課程正式開課。課程第一講“鄉村振興戰略概論”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研究員講授。本次課程采用線上授課,470余名學生、科研人員、領導干部聽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