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2020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總結分析2019年工作,梳理明確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新任務,研究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作工作報告。會議由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主持。
會議首先傳達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1月7日對我院工作的批示。批示指出:“一年來,中國農科院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兩個一流’重要指示精神,圍繞部黨組中心工作,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在糧食畜禽新品種培育、非洲豬瘟及草地貪夜蛾防控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新的一年里,希望農科院強化黨建引領,創新體制機制,扎實推進關鍵技術研究,深入推動產學研用結合,為確保農業豐收、打贏脫貧攻堅戰、農村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桃林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中國農科院2019年各項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他強調,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中國農科院要充分認識和把握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和部黨組中心工作上來,圍繞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全力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等重要目標,不斷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機制與科研院所改革,實現“研學產”向“產學研”轉變,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科技支撐。
會議指出,2019年,全院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指示精神和部黨組工作部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總體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立項再獲豐收。全年共主持各級各類在研課題5325項,其中新增3049項,同比增長7.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97項,其中,重大類項目18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杰青”“優青”項目實現雙突破,立項數穩居農業科研院所首位;重大成果培育再創佳績;農業基礎前沿研究再獲突破,在《科學》《自然》等頂級刊物上發表高水平論文11篇;核心技術攻關再添新進展,突破了非洲豬瘟疫苗研發關鍵技術,構建了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無角牦牛選育”“白羽肉鴨配套系”等一系列核心技術填補行業空白;農業農村發展戰略研究再譜新篇,《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等科技報告廣受社會關注。有力支撐國家糧食安全,研發玉米密植高產機械化技術、育成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示范推廣高產高油多抗油菜品種、創建生豬復養技術體系;引領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華北節水保糧、南方稻田重金屬污染防控、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一批綜合技術模式,繼續推進油菜、蔬菜、奶牛等16個產業綠色技術集成示范,重點示范區三大主糧平均節水33%、節肥20%、節藥30%。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組建了“院領導牽頭+院機關部門協調+研究所組織+專家團隊實施”的工作體系,打造8個科技扶貧和鄉村振興示范縣,為89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各派一個產業技術專家團隊。深入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出臺了人才建設“新30條措施”,新增選4位兩院院士,42人次入選各類國家級人才計劃,干部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研究生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國家作物種質庫、成都中心、西部中心、南繁研究院等重大條件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支撐保障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首次發起“國際農業科學計劃”,達成農業綠色發展《成都宣言》,穩步推進農業科技全球布局,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創新團隊管理更加完善,科研導向改革取得初步成果,政務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院區綜合服務水平穩步提升。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全面加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顯著,大力推進支部建在創新團隊,扎實開展紅旗黨支部創建,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持續提升,農業科研特色監督體系構建取得新進展;創新文化建設不斷加強,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以上這些成績,是在全院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彰顯了我院農業科研國家隊的實力,為“兩個一流”建設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會議強調,全院上下要認真學習領會韓長賦部長批示和張桃林副部長講話精神,把各項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聚焦保供給、保增收、保小康等重點任務,按照“強創新、壯隊伍、優機制、促振興”的總體要求,不斷提高科技支撐農業農村發展能力、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世界一流院所治理能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加快推進“兩個一流”建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會議部署了2020年重點工作。一是強化自主創新,攻克一批基礎前沿和卡脖子技術。積極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創新工程優化升級,進一步明確創新任務和重點,重點在“藏糧于技”、畜禽良種培育等領域著力攻克一批農業科技基礎前沿和“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二是強化產學研用結合,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深入實施“三創一體”戰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圍繞部定點扶貧縣、院科技扶貧示范縣、“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切實加大科技扶貧力度。三是強化人才培育,建設農業科技人才創新高地。堅持“推年輕、強領軍、補短板、優環境”,強化領軍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充分調動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四是強化全球視野,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國際合作。推進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的國際合作,組織實施好“國際農業科學計劃”,推動農業科技“走出去”,強化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提升我院國際化水平。五是強化重大平臺和條件建設,提升創新綜合保障能力。積極爭取生物育種、農業生物安全國家實驗室等國家重大平臺立項,統籌推進成都中心、西部中心、南繁研究院等科研平臺布局與條件建設,推進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提升機關工作效率,強化院所區綜合治理,創新后勤管理服務。六是強化機制創新,充分激發院所創新活力。將2020年作為中國農科院深化改革年,加強院所改革和發展戰略研究,加快推進科研導向改革研究,研究探索全員崗位聘任和全成本核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院所兩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農業科研單位改革中走在前、做表率。七是強化黨建引領,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促進黨的建設與科研創新工作深度融合,堅持和完善農業科研特色監督體系,使黨的領導始終成為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根本保證。
會議通報了2019年研究所評價結果、高影響力論文,發布了院十大科技進展,頒發了院科技成果獎,表彰了2017-2018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2019年度全國巾幗建功系列獎項、2019年度院優秀創新團隊和優秀科學家、2019年度平安建設優秀單位、2019年度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科技部農村司副司長蔣丹平,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發展規劃司副司長時以群、計劃財務司一級巡視員宋昱,中國農科院領導班子成員,院級老領導,院內兩院院士,院機關各部門、院屬各單位和共建研究所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院機關處級干部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共計45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