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年來,蜂膠就存在于蜂巢中。蜂膠是蜜蜂從膠源植物的幼芽或枝干破傷部位采集的樹脂,混入其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等復合而成的膠狀物,是蜜蜂堵塞蜂巢孔洞、縫隙,固定巢脾,保持蜂巢免受天敵及微生物危害的防護材料。它在保護蜜蜂生息繁衍,使蜜蜂種群走向繁榮昌盛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近些年來,利用蜂膠保健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由于蜂膠對許多病原微生物有很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因此,許多消費者不免聯想到藥店里銷售的抗生素,擔心食用蜂膠會產生諸如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其實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生活中大蒜同樣具有很強的“抑菌、殺菌”作用,作為食品卻深受保健專家的推崇。蜂膠如同大蒜一樣,決不等同于一般的抗生素。誠然,鏈霉素、氯霉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使用不當會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如鏈霉素、卡那霉素使用不當會引起眩暈、耳鳴、耳聾;氯霉素可引起白細胞減少,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這些抗生素能抑制免疫功能,消弱機體抵抗力。有些慢性炎癥患者,長期服用四環素類抗生素,使消化道內敏感的細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耐藥菌類如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等大量繁殖,造成了消化道寄生菌群失調,引起葡萄球菌腸炎,鵝口瘡等繼發感染。中外科學家們為解開食用蜂膠是否安全這道難題,已做過大量科學試驗,研究表明服用蜂膠不但是安全的,而且對人體極有好處。
有資料表明,1971年Dalmbaka用蜂膠對動物作試驗,在直腸取糞便做菌群檢查證明,服用蜂膠組和對照組腸道內菌群變化差異不明顯,試驗證明內服蜂膠不會引起消化道內寄生菌群的失調。
1974年Dervici等用蜂膠液局部注射和試驗動物腦、肝、肺、脾、腎等內臟,經組織學檢查均無炎癥、變性或惡變征象。
1993年,日本蜂膠協會用中國蜂膠在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做急性毒性試驗,結果未見異常,試驗動物發育正常,觀察期滿,全部動物主要器官均未見異常。
1997年我國學者陳尚發試驗表明,蜂膠的急性毒性按毒性分級是屬無毒級,同時他進行了三項突變試驗,即Ames試驗,精子畸形試驗和骨髓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結果試驗均屬陰性。
蜂業界許多老專家有食用蜂膠的習慣,特別是一些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幾乎天天以較大劑量服用蜂膠。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研究專家袁澤良研究員,從事蜂膠研究多年,十幾年前發現患糖尿病、高血脂癥后,一直堅持較大劑量服用蜂膠,十多年來體檢各項指標控制正常,未見不良反應。另一件更可喜的事實是,至今在世界范圍內(除過敏體質者外)未見一例食用蜂膠出現中毒癥狀者。
目前,蜂業界許多知名廠家生產的蜂膠產品,已獲國家衛生部相關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特別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生產的蜂膠軟膠襄,2002年就已經獲得國家衛生部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國家在保健食品的認證過程中,對其藥理、毒理等一系列試驗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如果真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長期食用蜂膠有害健康的話,那么,國家衛生部門也決不可能將其批準為保健食品。
另外,還有些消費者擔心蜂膠中含有鉛,常年服用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其實早在199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的專家們就承擔了農業部科技興農專項基金重點攻關項目“蜂膠除鉛技術產業化”的研究,蜂膠除鉛技術已獲得了重大突破,完全符合國家食品標準。遠遠低于聯合國衛生組織對食品中鉛含量的限制要求。只要購買有國家食品衛生相關批準文號的蜂膠產品,并且嚴格按照食用劑量說明服用,那么長期服用蜂膠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