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高舉偉大旗幟 奮力開創農科黨建新局面
中國農業科學院高度重視黨的建設,改革開放40年來,院黨組帶領全院各級黨組織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扎實推進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緊緊圍繞服務科研中心任務推動黨建工作創新,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促進世界一流院所建設和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
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院黨的建設發展歷程
40年來,我院黨的建設伴隨著全院農業科技創新事業的蓬勃發展不斷加強,取得了顯著成效,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1978-1989,實行改革開放階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人民,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據中央以及部黨組部署,我院黨組織積極開展了“整黨”“端正黨風”等工作,大力提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的堅定方向,配合科技體制改革,積極開展“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教育,深入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大力提倡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引導全院廣大干部職工發揚“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精神,樹立“堅持真理、誠實勞動、密切合作”的文明風氣。在此期間,我院黨建工作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把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1987年我院專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部署,明確了任務要求,提出了思路舉措,使得全院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自覺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高,為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思想保障。
(二)1989-2002,推進改革開放階段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根據中央以及部黨組部署,1999年在我院黨政領導班子和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了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并將黨的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重大任務和保障措施,扎實推進、抓好落實。進入新世紀以來,黨的十六大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院黨組及時做出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決定,組織開展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動,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引向深入,有力地推動了全院黨的建設各項工作。
(三)2002-2012 ,加快改革開放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005年我院作為第一批單位組織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做到了“兩不誤、兩促進”。2006年在中央提出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建設創新型國家背景下,院黨組部署開展了創新文化建設,成為推進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2008年以來,根據中央要求以及部黨組部署,在黨組織和黨員中組織開展了以“解放思想、自主創新、提升能力、服務三農”為主題的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和以“增強黨性作表率 科技創新當先鋒”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這一時期我院黨的建設的特點,就是緊密結合科技創新實踐開展了一系列黨建工作創新,突出和彰顯了農業科研院所特色,提高了黨建服務和保障科技創新的效果,積累了農業科研院所推進黨建工作的有效經驗。
(四)2012-現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形勢下,我院于2014年成立了“中國農科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全院黨的建設工作的領導,為不斷提升我院黨建工作水平提供了組織保障。這一時期,按照中央以及部黨組部署,在黨員干部中先后認真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2017年我院建院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提出了“三個面向”“兩個一流”和“一個整體躍升”的發展要求。院黨組以及全院各級黨組織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作為當前頭號政治任務,履行政治責任,通過中心組學習、理論研究組、集中培訓、專題輔導、戰略研討等多種形式,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賀信精神上來,用賀信精神統領全院各項工作。
組織開展黨內重大學習教育活動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院黨的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一)政治建設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堅定
40年來,院黨組以及全院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部黨組的決策部署,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按照不同時期黨的建設的總要求,堅決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政治要求貫穿于院所改革之中,為院所改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學習中央最新精神作為院黨組以及全院各級黨組織理論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培訓范圍,促進全院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入腦入心見行,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在我院傳達貫徹、久久為功、落到實處,確保部院黨組部署第一時間迅速執行、見人見事見效,確保黨對農業科技工作的堅強領導。
(二)理論武裝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強化
40年來,院黨組以及全院各級黨組織始終把黨的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切實抓緊抓好。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認真組織學習貫徹中央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院各級黨組織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賀信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結合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科技創新重要講話精神,分層次全覆蓋黨員干部職工,牢記黨的宗旨。通過黨內教育,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錘煉了黨性,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補了課、精神上補了“鈣”,更加堅定了跟黨走的決心,引領帶動全院廣大科技工作者立足科研,服務產業,為農業科技創新事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院黨組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夯實
40年來,院黨組以及全院各級黨組織堅持從組織、隊伍、制度嚴起,以求真務實的作風不斷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夯實組織基礎。扎實推進黨的建設日常管理,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通過抓好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主題黨日活動、創新黨員活動方式管理方式、推進黨務公開、做好黨員發展、開展“燈下黑”問題專項整治、抓好社會組織“兩個覆蓋”等工作,不斷夯實黨的組織基礎。高度重視基層黨支部建設,先后開展“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支部建設活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和“紅旗黨支部”創建行動,有力推進了全院基層黨支部建設。把政治建黨、思想建黨、組織建黨、作風建黨、紀律建黨成果制度化,制度建設貫穿始終,特別是在歷次重大政治活動中,認真抓好建章立制工作,狠抓制度執行,堅決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著力構建長效機制。持續三十多年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典型宣傳和引領,涌現出方智遠、賈繼增、陳萬權、楊其長、劉玉梅、景蕊蓮、何萍、何中虎、魏靈玲等一批優秀黨員先進典型。1997 年至今,有11人次當選為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8人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104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及農業農村部先進集體和優秀黨員。通過不斷強化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彰顯。
舉辦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培訓班
舉辦黨辦主任、黨支部書記培訓班
(四)黨的作風紀律建設在改革創新中更加深入
40年來,院黨組及各級黨組織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深入學習貫徹黨章黨規,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以加強科研經費監管為牛鼻子,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懲防并舉,標本兼治。組織開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科研管理“放管服”巡回宣講活動,講責任、講政策、講紀律,使科研人員知紅線、明底線、守紀律、講規矩。組織實施科研經費信息公開“陽光工程”和民主決策“防火墻工程”,建設科研經費信息公開平臺和試劑耗材采購平臺,深入開展“五個領域”專項整治,加強重點領域廉政監督。開展紀委書記述職考評,壓實教育監督責任,建立紀檢監察小組,把教育監督的觸角延伸到創新團隊和科研人員身邊,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
(五)精神文明和創新文化建設在改革創新中更加強勁
40年來,院黨組以及全院各級黨組織緊密結合科研實際,突出農科院特色,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創新文化建設。根據中央精神,把創建文明單位活動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科技創新和服務“三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2006年在全院啟動了創新文化建設,在理念文化、標識文化、制度文化、園區文化等方面均已取得顯著成效,進一步激發了科技創新活力。1997年至今,有3個研究所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祁陽站”精神成為農業科研戰線上的一面旗幟,28人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7人次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通過精神文明和創新文化建設,充分發掘了院所優秀文化內涵,賦予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進一步激勵了創新思維、造就了創新人才、做出了創新成果,進一步堅定了廣大科技人員開拓進取、刻苦攻關、服務“三農”的信心和決心,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2014年至今共舉辦了38期農科講壇
資源所、蘭州牧藥所、上海獸醫所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從1988年開始每五年舉辦一次全院職工運動會
舉辦大型文藝演出
三、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未來,我院黨的工作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重要指示,引領全院黨員干部思想行動。
(一)深刻學習領會“三個面向”精神實質
組織黨員干部繼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聯系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科技創新思想、鄉村振興戰略等系列重要講話和論述,將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貫徹落實“三個面向”的要求和目標上來。深刻把握世界農業科技前沿、趨勢和進展,深刻把握國家重大需求、核心關鍵技術和技術短板,深刻把握現代農業各經營主體的具體技術需求,進一步增強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牢牢把握“黨管農村工作的傳統不能丟”“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和“三農”思想精神實質,深入學習理解“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等科技創新的重要論斷,緊密聯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等黨中央“三農”工作部署,不斷拓展、豐富學習內涵。
(二)切實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落到實處,進一步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建立完善重大工作報告制度,創新工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創新聯盟等重大任務要及時向院黨組匯報。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確保院所長負責制得到全面落實。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集體領導、分工負責、重大事項會議決定。黨委書記積極支持所長依法行使職權,講團結,緊緊依靠黨委班子,凝聚團隊智慧,把黨委建設成為“五個過硬”的領導集體。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積極把支部建在科研團隊,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科研團隊,堅持中心工作開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脫貧攻堅主戰場在哪里,中國農科院的專家團隊就到哪里。
(三)創建具有農業科研特色的基層黨建制度
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不斷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的建設,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扎實開展“紅旗黨支部” 創建活動。根據《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精神,進一步完善“紅旗黨支部”創建活動,把“紅旗黨支部”創建活動作為我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和重大舉措。把落實“三個面向”和推動中心工作作為紅旗黨支部創建的重要考評指標,鼓勵科研人員持之以恒地開展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勇攀科學高峰,鼓勵引導支部帶領科研團隊走出實驗室、走出研究所,走進鄉村農戶、走進田間地頭,到農業主戰場發揮作用,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積極挖掘凝練、推廣普及典型案例和品牌支部工作法,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黨員民主評議等基本制度,全面推行主題黨日活動。創新支部活動方式,突出政治建設、創新強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等重大戰略的專題學習,聚焦“三個面向”、圍繞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推動中心工作的成效。加強黨務工作部門建設。將黨務部門作為黨組、黨委履行領導職責的重要政治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統籌設立黨務、人事、紀檢、監察等相關機構,選優配強黨務干部,加強業務培訓和鍛煉培養,保持黨務干部隊伍活力,確保黨建工作有人抓、有人干、能干好。加強黨對群團工作的領導。支持院所群團組織依法依章程創造性開展工作,為科研創新凝聚力量。切實推動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打牢高舉旗幟、維護核心、緊跟黨走的思想政治根基,圍繞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扶貧攻堅等重大任務,引導和激勵廣大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切實增強干部群眾的組織歸屬感和幸福感。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利用多種渠道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培養和舉薦黨外人士,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和優勢。
(四)全力營造紀律嚴明環境寬松的創新氛圍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院黨組和各級黨組織按照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嚴守“六大紀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作風建設。突出農業科研單位特色,把紀律教育挺在前面,出臺紀律紅線手冊,編輯《典型案例》,加強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加強紀委和紀檢監察小組隊伍建設,強化履職盡責,當好科研人員的紀律宣傳員、政治安全員。加強“三個面向”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行、“四風”問題、科研經費使用、院所辦企業、試驗基地、期刊雜志、網站安全、社團(學會協會)、外事、房屋出租出借、基建安全等12個方面的監督檢查,對學術不端、師德失范、假公濟私三類行為零容忍。充分運用“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使鐵的紀律成為全院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營造紀律嚴明、環境寬松的創新氛圍,為落實“三個面向”、實施創新工程和鄉村振興戰略科技支撐行動保駕護航。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