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蔬菜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暨甘藍規模化制種與新品種展示會在河南省濟源市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智遠,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科教司副司長張文,濟源市委書記張戰偉、副市長侯波等出席座談會。會議由副院長王漢中主持。
會上,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藍類蔬菜育種團隊首席專家楊麗梅、濟源市種苗企業負責人介紹了建設規模化甘藍繁種基地、促進成果轉化和鄉村振興的情況。20年來雙方緊密合作,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甘藍繁種基地,由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如今的1000-2000畝,并帶動周邊蔬菜制種基地已達上萬畝;制種技術由自交不親和系提升到全部采用雄性不育系,雜交率由90%提高到100%;畝產量由20-30公斤提高到50公斤以上,其中高產地塊達100公斤以上;甘藍制種單季收入約6000元/畝,最高達12000元/畝。規模化制種基地的建成促進了濟源地區的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
張合成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對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地方經濟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價值。他指出,甘藍新品種及規模化制種示范基地的建設建成在科研工作“三創一體”建設方面具有典型價值,實現了科研創新、產品創造和深化創業;方智遠院士及其團隊20年如一日,一顆釘子釘到底、堅持不懈;在濟源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示范基地建立了一條完整的科研團隊、優秀企業和示范基地體系鏈,其運行模式在“產學研一體”建設方面具有典型意義。
張合成要求,一是科研團隊與濟源政府和當地企業的合作要持之以恒地辦下去,辦實辦好辦出水平;二是科研團隊要進一步總結凝練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成功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推廣、擴大影響;三是以蔬菜花卉所為紐帶,從鄉村振興規劃、現代農業建設、專家咨詢和技術支持等方面促進中國農科院與當地開展深入交流合作,通過蔬菜制種業帶動濟源市的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為全國創造出經驗和典型。
中國農科院辦公室主任高士軍、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王曉舉等相關部門領導,蔬菜花卉所所長孫日飛、黨委書記周霞等有關領導和專家,以及科技部農村司、濟源市政府相關人員等5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曹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