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農業部和衛生部聯合舉辦、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承辦的“進一步貫徹《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座談會”2004年5月27-28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來自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農業和衛生部門主管食物與營養方面工作的負責同志和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有關專家80多人出席了會議。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農業部計劃司司長楊堅、衛生部疾控司司長齊小秋等領導出席了會議并講話。我國著名農學家、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盧良恕院士等專家出席會議并作專題報告。
本次會議是在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時期召開的。這次會議的召開預示著我國農業、衛生部門將進一步把食物與營養發展作為重要工作,擺上議事日程,以全面推進居民食物保障、食物安全和營養健康事業的發展。2001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兩年多來,各地能夠以《綱要》精神為指導,抓住《綱要》確定的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的發展重點,推動大豆產業、奶業以及食品工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地區、西部地區居民營養改善。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交流了貫徹《綱要》的工作做法和經驗。據悉,農業部、衛生部在過去的幾年中以《綱要》精神為指導,大力促進食物資源的生產,加強食品衛生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進居民食物結構改善的行動計劃,取得了實效。各省代表在深入領會《綱要》精神,交流貫徹情況的基礎上,也就如何進一步貫徹《綱要》進行熱烈討論。
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在講話中指出,加強食物與營養工作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措施,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深入貫徹落實《綱要》,有利于做好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引導我國食物生產、營養、消費的協調發展,有助于調整食物與營養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建立科學、合理的食物結構,促進食物與營養工作的健康發展,實現我國食物與營養持續、協調發展。他還指出,21世紀前10年是我國居民營養改善的最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居民食物結構急劇變化的重要時期,一旦形成不合理的食物消費結構和習慣,難以糾正,而且會造成資源浪費,影響一代甚至幾代人身體素質的提高。貫徹落實《綱要》精神, 有利于加深人們對食物與營養問題的認識,及時、正確地引導居民樹立現代食物觀念,建立科學、合理、衛生的食物消費行為,提高人民整體素質和國民經濟繁榮,使居民飲食科學合理,人民生活健康、富裕。
會議提出,農業部門將深化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提高食物質量,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滿足食物消費需求,完善質量檢驗檢測體系,保障食物質量安全,為提高食物與營養水平提供支撐。衛生部門將建立健全食物質量、安全與衛生檢測體系,確保食物安全衛生,建立和完善食物與營養監測系統,促進我國營養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努力普及營養知識,提高全民營養意識等。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將進一步發揮重大問題的議事咨詢作用。
會議提出,《綱要》是一部指導我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各地根據《綱要》要求,要高度重視和加強食物與營養發展工作,結合本地實際,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差別和習慣,在近期研究制訂本地區的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把食物與營養發展目標納入本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計劃。要加強領導,有條件的地方可成立省級食物與營養咨詢(指導)委員會,發展跨行業、跨部門的群體專家優勢,為各地區重大決策咨詢、宣傳普及食物與營養科學知識、組織實施食物與營養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等發揮其協調、指導的作用。(攝影 丁麟)
進一步貫徹《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座談會”2004年5月27-28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
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座談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