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一線急先鋒】災區中的“田間課堂”
在河南省的暴雨災害中,鶴壁市浚縣的玉米受災嚴重?!案浇遄拥那f稼都淹了,不知道還能不能保住?。俊甭犞迕竦慕榻B,看著成片倒伏的玉米,作科所的專家們心中五味雜陳,大家當即表態,“一定盡全力指導農戶災后恢復生產,將農民兄弟的損失減少到最??!”
聞“汛”出擊 深入一線
在千年一遇的暴雨中,河南省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受損嚴重。按照部院黨組統一部署,作科所緊急成立救災專家組,由副所長周文彬帶隊,馬興林、王克如、李從鋒等6位一線科研人員組成的專家組啟程奔赴滑縣、??h和淇縣開展災后恢復生產工作。
“可算把你們盼來了,昨夜的14級大風把僅剩的玉米又吹倒了,這還有救沒?下一季可咋辦?”“幫我們看看前面的果園吧,現在還被水泡著呢!”在淇縣西崗鎮郝街村的農田里,村民們沒等專家組詢問情況就紛紛圍攏上來。玉米專家王克如、馬興林和李從鋒顧不上腳下的泥濘一頭扎進莊稼地,實地查看玉米植株的情況,耐心給農民進行技術指導。
傍晚,馬興林研究員在回程路上聽說農戶家的玉米出現不知名的病害后,立馬掉頭過去查看?!斑@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是由于高溫高濕造成的。”鑒定完病害后,馬興林又為農戶詳細講解了下一步的防治方法。
泥濘的道路擋不住調研的腳步,酷熱的天氣更激發了大家的熱情和韌勁。連續5天,專家組白天奔波在3個縣17個鄉鎮49個受災村調研指導,夜晚因地制宜制定災后復耕減損方案?!坝衩走^水正常生長地塊,以促長防病保高產為主;玉米漬水地塊,以排水抗逆穩產為主;絕收田塊,以改種減少損失為主。”王克如研究員說。
田間課堂 深入人心
為更好解決災后玉米生產中遇到的病蟲害等一系列問題,專家商量要發揮“田間課堂”的作用,為受災農戶開展現場技術培訓。馬興林研究員率先在滑縣的合作社開展現場田間診斷和技術講解,受到專業戶和種田能手的歡迎,隨后又在淇縣和??h開展田間課堂。
專家們頂著烈日,帶領當地農技中心人員、農廣校老師,針對種植大戶、合作社、受災農戶舉辦了3期作物恢復生產田間課堂,通過面對面的技術培訓,農民很快掌握了洪澇災害后田間管理、增施肥料、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農民們感激地說:“專家不僅為我們傳授了技術,更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溫暖,為我們恢復生產提振了信心!”
“我們不僅要給農民講清楚,更要讓農民記得住、做得到?!?李從鋒副研究員介紹說,“我們把嚴謹的科學知識通俗化、簡單化,制作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明白紙’發給100多個農戶,幫助大家復產復耕。”
初心如磐 服務三農
“黨員干部要帶頭,要充分發揚連續作戰、不怕辛勞的作風,真正為災區做點實事?!睂<医M牢記研究所黨委的囑托,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在提供科技支撐的同時,想方設法幫助災區盡早恢復農業生產。
為推進絕收地塊恢復生產,專家組主動聯系三縣農業管理部門,討論補種改種方案,聯系優質物資,捐贈綠豆種子200斤,白蘿卜、大白菜、生菜種子150斤,受到當地農技部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們的高度贊揚。
“河南是農業大省,一直是我們服務三農的主戰場,我們已經將這次支援的3個縣納入研究所鄉村振興科技幫扶聯系縣?!敝芪谋蚪榻B說,“下一步我們將以黨建引領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安排相關的黨支部與縣里對接,為災區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長期穩定的科技支撐?!?/p>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