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全體干部職工以中央決策為指引,以部、院黨組部署要求為行動指南,不忘初心,勇于擔當,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發揮智庫研究所作用,快速反應,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扎實開展疫情影響的研究工作,真正做到防疫、科研“兩手抓、兩不誤”。
砥礪初心使命 形成戰“疫”合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后,研究所主要領導提前結束假期,坐鎮疫情防控第一線,靠前指揮,親自部署,統籌協調,夯實責任,狠抓落實。第一時間學習傳達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以及部、院黨組的工作指示,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新冠肺炎應急處置小組”。所領導班子及時研究制定了7項與疫情有關的落實方案,召開了5次疫情專題會議,在疫情防控工作抓緊抓實抓細上下功夫。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舉措開展地毯式梳理。為做好“人盯人”,夯實監督責任,建立了紀檢委員聯系責任制。為加強返京返崗人員管理,強化落實返京前匯報、返崗前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審批、綜合辦備案的審批制度,并確保每間辦公室不多于1人的要求。為做好辦公區域防護,購買了酒精、消毒液及口罩,定期開展辦公區域消毒,提醒監督返崗人員做好個人防護。全所干部職工,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全力配合,識大體顧大局,真正實現了“全所一盤棋,共同來抗疫”的局面。
勇挑責任重擔 當好農業農村戰“疫”參謀
疫情發生后,人民的生活秩序和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受到影響。農經所立足智庫研究所的定位,積極響應院黨組部署要求,開展疫情對農業農村影響的政策研究。所領導帶領全所科研人員迅速行動,共克時艱,制定了詳細的研究方案,采取協同作戰方式,先后組織了3次針對村領導和農戶的大規模電話及網絡問卷調研,研究團隊從問卷設計、通訊訪談、數據分析到報告撰寫都爭分奪秒,用了不到10天時間,完成了涉及30個省份的1672份問卷,為全面了解疫情對農業農村影響打下堅實基礎。
為深入分析疫情影響,提出科學有效的政策建議與防控措施,寫出高質量的建議報告,科研人員加班加點,克服困難,7天時間,先后召開8次全所視頻調度會、近30次課題組內部視頻會,截至2月24日已經形成了15份涉及食物安全、養殖業、農民收入、產業發展、農村防疫等領域的專題報告和2篇媒體專欄稿,為部委相關政策制定起到了較好的決策支撐作用。其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農業產業的影響” “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當地農業農村發展的影響及其對我國疫情應對的啟示”兩份建議報告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肯定。此外,部分科研人員圍繞“中央一號文件”“春耕備耕”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接受了央視等媒體的采訪,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不忘初心使命 重點工作與戰“疫”同推進
為貫徹落實院工作會議及院人才會議精神,按照部、院黨組關于疫情防疫工作的部署要求,確保防疫、科研“兩手抓、兩不誤”,最大可能將疫情對全所重點工作影響降到最低,研究所高度重視重點工作推進情況,2月21日,組織全所中層干部召開了2020年重點工作匯報會,對重大項目成果凝練、干部隊伍年輕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強化決策落實、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黨建等內容進行統一部署,進一步壓實責任。
制定了《全面恢復科研和業務工作的工作方案》,研究所加大對科研工作的調度,采取視頻調度、在線辦公的方式,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課題負責人加強對項目執行進程的統籌,將案頭工作提前,調研工作后置。當前階段,重點加強文獻收集、理論框架梳理分析、問卷設計、模型搭建等工作,鼓勵開展以電話、微信、郵件等方式為主的調研活動,待疫情結束后,再安排出差調研。
加強黨建引領 匯集戰“疫”力量
讓黨旗在戰“疫”路上高高飄揚。疫情發生以來,所黨委立即采取行動,落實黨中央和部、院黨組的決策部署,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當先鋒、作表率,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為戰勝疫情形成共識,匯聚力量。
職能部門是疫情抗擊行動中任務重、責任大的部門,疫情發生以來,有的黨員同志沒有完整休過一天假,有的老黨員得知疫情形勢嚴峻,大年初三就從老家趕回單位,主動承擔通知傳達,信息統計,消殺物資購置,開展消毒等工作。負責退休職工和學生工作的黨員同志,克服一切困難,加班加點,毫無怨言,逐一排查、細致掌握,盡心盡力,全力做好本職工作。
開展疫情應急研究的科研人員絕大多數是共產黨員, “使命擔當,勇挑重擔”是這群黨員同志的座右銘。他們克服居家辦公的不便,放棄了陪伴家人的時光,選擇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參加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農經所人用報告為農業農村發展建言,用行動詮釋使命和擔當。(通訊員 劉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