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有這樣一位老共產黨員:退休22年,熟悉他的人說,這是一位純粹的共產黨員,把離退休職工的需求當成自己的需求,把離退休職工的難處當成自己的難處,是老而為民、服務群眾的“實干家”。
他叫季道淳,退休前是灌溉所黨委副書記。人老了,退休了,這是自然規律,然而,他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老支書精神。生活上,他關心老同志,精神上,他鼓勵老同志,他將溫暖與正能量注入到了離退休黨支部中,得到了眾人的好評和贊揚。
結對幫扶 樂于助人的服務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灌溉所響應國家中低產田治理的號召從北京搬遷到新鄉,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大批甘于為國奉獻的老一輩農業科學家。隨著時間的推移,退休的老科學家越來越多,服務保障工作任務也越來越繁重。灌溉所黨委一直關心老同志的生活,而作為離退休黨支部書記的季道淳也多次與所領導溝通、討論、尋找照顧老同志的方法。
灌溉所有一位90多歲的老共產黨員金順玉,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金順玉老人年歲高、行動不便又是獨居,如何解決老人的生活需求成了季道淳琢磨的事情。“離退休職工中有一些人年齡相對較輕,身體也比較好,我就開始動員他們輪流值班來照顧金順玉老人”。沒想到,季道淳的動員得到了十數人的響應,他們成立了臨時幫扶小組,為金順玉老人送去了全天候的應急幫扶。
幫扶小組的模式成型了之后,逐漸地,更多的離退休職工加入了小組,經請示所黨委同意,季道淳組織成立了“灌溉所黨員志愿幫扶小組”。如今,這一小組已經成為灌溉所黨委關愛、幫助老同志的得力助手。不僅如此,季道淳的心還牽掛那些身患疾病的離退休老人,每次有人住院,他都組織人員前往醫院看望,不只是為了送上營養品,更是代表研究所黨委送去希望和溫馨。
固本強基 履職盡責的組織員
“班子強不強,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作為一名老支書,季道淳十分重視離退休黨支部的建設。
針對離退休黨員組織生活制度不完善這一現狀,自2013年接任支部書記后,季道淳便將提升離退休黨支部的組織能力和標桿作用作為目標。他多次召集黨員,逐漸恢復離退休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還報請所黨委同意將離退休黨支部分設為3個黨小組,理順支部與黨員的關系,使黨支部成為了黨員“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基本紐帶,成為了老同志的重要精神家園。2017年離退休黨支部進行換屆選舉,季道淳因其端正的工作作風和負責的工作態度,再次高票當選為離退休黨支部書記。
為了真正發揮離退休黨支部的作用,季道淳反復思索凝聚黨員力量、振奮黨員精神的方法,在所黨委領導的啟發下,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離退休黨支部的3條原則:“一要清除‘離退休支部無所為’的思想,振作精神,充分發揮離退休黨支部在離退休工作中的核心堡壘作用。二要以身作則,不忘初心,發揮表率作用,發揚高度責任心和勇于擔當精神。三要講團結,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步調一致,團結協作。”
在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這3點共識的指引下,許多離退休黨員開始思索自身價值與意義,開始關注研究所的建設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要,他們的內心渴望去做貢獻,去回報研究所、回報社會。季道淳深知老同志們的內心世界與精神需求,這次,他為他們送來了正能量的“強心劑”。
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
2016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見》,提出“充分體現離退休干部特點和優勢、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工作方向。據此,灌溉所黨委專門召開會議對加強離退休干部工作的組織領導提出了具體要求。《意見》與要求帶給季道淳很大的觸動,“老干部工作者不僅要當好‘服務員’,照顧好離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還要當好‘宣傳員’和‘引導員’,使他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如何真正讓《意見》與要求落實到離退休黨員的生活中,季道淳有自己的辦法,“老同志都有實現自我價值、得到他人認可、獲得社會尊重的精神需求,而正能量的活動正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2017年,借離退休黨員外出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時的熱情,經所黨委同意,季道淳及時策劃了“三個一”活動:為所科研的發展提出一條“建言獻策”,為所精神文明建設做一件好事,年終開展一次“交流評議”活動。活動中,十多位離退休職工向所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14位離退休職工撰寫了學習心得,6位離退休職工為慶祝黨的十九大送來了照片、文章等資料和稿件。
正能量一直是季道淳想要傳遞的價值觀念。如何開展積極、健康的正能量活動,幾乎是他每次找所領導談心的必有話題。如今,他已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每周組織老同志合唱紅歌,唱出灌溉所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每年組織老同志舉辦攝影展,展現祖國風景壯美的大好河山;喜迎十九大老年文體展演,激發了廣大老同志的熱情和信心……不僅如此,季道淳本人也是一位攝影“發燒友”,他的攝影作品曾多次獲獎,特別是近年創作的以西藏墨脫縣公路最驚險路段為主題的作品“天路七十二拐”獲得了眾人的稱贊。
“讓每一位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同志參與其中、有所作為,讓老同志的正能量如涓涓細流匯成浩瀚大海,生生不息地傳遞開來。”今后,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黨員、老支書,還將繼續在所黨委的領導下為改善老同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而奔走,繼續在他的領域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