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集中受理期申請項目資助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楊鑫副研究員(蔬菜害蟲防治)、飼料研究所冉超副研究員(魚類營養及免疫與腸道菌群互作)、棉花研究所何守樸所聘研究員(棉花種質資源優異基因發掘)、油料作物研究所蔡光勤副研究員(油菜種質資源學與分子遺傳學)、上海獸醫研究所孫英杰研究員(獸醫病毒學)等5位青年科學家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每人資助經費200萬元,資助期限3年,實現優青項目立項“十四五”開門紅。
蔬菜花卉所楊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害蟲化學殺蟲劑抗藥性機制研究,在重大蔬菜害蟲煙粉虱及其主要防治藥劑的抗藥性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為該害蟲的監測預警和綜合防治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近5年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研究論文6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并多次受邀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獲中國農科院“優秀博士后”稱號,并入選蔬菜花卉所“中蔬英才”。
飼料所冉超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魚類腸道菌群與宿主互作研究,主要研發源于或靶向腸道菌群的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等。近5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共同)在《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環境微生物學(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封面)、《營養學報(Journal of Nutrition)》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9篇,授權專利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3項;多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大會報告。
棉花所何守樸所聘研究員主要從事棉花種質資源重要基因發掘研究,利用基因組學和群體遺傳學手段,揭示了栽培陸地棉群體分化的基因組基礎,鑒定到遠緣雜交改良陸地棉纖維品質的關鍵位點,為棉花分子育種提供了理論指導。2018至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共同)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植物生物技術雜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理論與應用遺傳學(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植物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雜志發表高水平論文13篇。
油料所蔡光勤副研究員入選湖北省重點人才計劃,是中國農科院“青年英才計劃”引進工程所級人才。主要從事油菜種質資源挖掘鑒定與創新利用研究,以第一和通訊作者(含共同)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生物能源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和《理論與應用遺傳學(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雜志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一區Top論文4篇,累計影響因子45.2,引用241次;主持國家級研究課題4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國際專利2項。
上海獸醫所孫英杰研究員主要從事新城疫病毒(NDV)分子致病機制研究,分別從免疫受體識別逃逸、病毒mRNA優先翻譯以及病毒粒子運輸和釋放3個角度系統闡明新城疫病毒高效復制的分子機制,找到了一系列病毒和細胞靶點,為新城疫的防控和高效細胞疫苗的制備提供理論支撐。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共同)在《美國微生物學雜志(Mbio)》、《公共科學圖書館 病原(Plos pathogens)》、《交叉科學(iScience)》、《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雜志(FASEB Journal)》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4篇,獲得授權專利4項,主持國家和省部級課題7項。(通訊員 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