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牽頭組織召開“大食物觀”學術研討會,交流營養視角下我國食物自給率的現狀、植物性食物開發思路、動物蛋白保障方案、水產品生產潛力分析、植物基和替代蛋白等未來食品發展的重點任務與挑戰,提出下一步的創新方向和政策建議。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江南大學陳堅院士出席會議并作主旨報告。會議由副院長梅旭榮主持。
張合成指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大食物觀重要論述要領會核心要義,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這個立足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確保糧食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強化空間拓展、資源拓展、產業拓展。圍繞大食物觀科技創新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強化糧食安全戰略研究,二是加強耕地到國土空間拓展創新,三是加強非農業資源拓展創新,四是加強食物品種生產方式創新。會后要提煉總結會議重要成果,為推進落實大食物觀提供戰略咨詢和政策支撐。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舉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大食物觀重要論述研討會,對貫徹大食物觀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會議選題重大,時機及時,很有意義。會議既是科技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國家糧食安全大食物觀,創新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實際行動,也是中國農科院營養健康領域科學家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具體體現。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農科院辦公室、科技局、國合局、成果轉化局、蔬菜花卉所、食物營養所等相關領導專家參加會議。會議進行了網絡直播,18000余人次實時在線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