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紀實】退休干部心系茶農 鄉間十年產業扶貧
權啟愛,1940年生,中共黨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連續七期任浙江省派駐磐安縣雙溪鄉科技特派員,是浙江省首批100名科技特派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2003年,63歲的他剛從貴州扶貧歸來,本可以舒適自在地安享退休生活,但聽到組織有安排、山區群眾有需要,他毫不猶豫再次接受了任務,進駐偏遠落后的浙江省磐安縣雙溪鄉,一待就是11年。11來年,他充分發揮自己茶葉專業的專長,立足當地實際,以改變群眾觀念和提高技術水平入手,以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為抓手,成了全縣茶農的“座上賓”。他始終保持低調與謙遜,與農民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將自己融入農村,大家親切地叫他“權老師”。他先后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首批省優秀科技特派員”“浙江省優秀科技特派員”等榮譽稱號。
調查研究 幫助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進駐雙溪后,權啟愛首先著手當地茶產業基本情況調研工作。他走遍了全鄉17個行政村、40多個自然村的每一塊茶園,路不通就步行,有時甚至要走上10多里山路。通過一段時間走訪調研,他發現雙溪鄉農業基本沒有主導產業,以種植玉米、地瓜等農作物為主,茶葉種植零星分散,栽培管理粗放,良種茶園比例不高。
權啟愛在全面掌握了該鄉茶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問題后,向鄉黨委政府明確提出,雙溪種茶條件良好,應把茶葉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并協助鄉政府編制出《茶產業十年發展規劃》。此外,他還對全縣茶產業開展重點調研,向縣政府提出把茶產業作為磐安經濟新增長點來培育。
建立基地 擴大無性系良種規模
山早村是雙溪鄉最為偏遠的村莊之一,地處海拔較高的山頂,整體地勢平整,氣候土壤條件十分適宜白茶種植。為了消除農戶顧慮,權啟愛四處奔波,跑農戶作動員,跑市場購茶苗,跑省城請專家,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2005年,權啟愛采用農民自種和引進客商協作發展的方式開發白茶基地,與茶農風雨并肩,共發動全村種植白茶200多畝,同時引進建成面積1000畝的桃石尖生態白茶基地,成為磐安縣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種植技術最好的茶葉示范基地。
開辦田間課堂 提高茶農技術水平
權啟愛深知,要保持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關鍵要提高茶農收入,讓老百姓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效益,而著力點在于不斷改善茶農的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為此,權啟愛把茶葉科技培訓作為帶動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把田間課堂開到了生產一線。每逢茶葉農忙季節,權啟愛總是深入田間地頭,走村入戶,進行實地技術指導,手把手教茶農炒茶,并在全縣多次舉辦茶葉炒制比武,茶農炒制技術有了顯著提高,全鄉每斤龍井茶賣價提高了30元。一時間,雙溪鄉掀起了“炒茶風暴”,窈川、大盤等鄰近鄉鎮茶農紛紛前來學習。
2008年春節前后,磐安縣茶樹遭受前所未有的雪雨凍害。權啟愛冒雪調查茶園受災情況,現場指導茶農救災減災,第一時間把救災資料和掛圖分發到各鄉鎮的園間地頭,幫助茶農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為了提高制茶效率,權啟愛著手在雙溪鄉推廣新型龍井茶炒制機,它炒制速度快,能節省大量勞動力。但機械炒茶與精細的手工炒制相比,產品質量較粗放,為此他又親自上陣,仔細鉆研,不斷改進機器和手工相結合的加工技術,在節約勞動力、提高炒制速度的同時,龍井茶質量也能達到手工水平,深受茶商茶農歡迎。
多年來他把田間課堂辦到全縣各個產茶鄉鎮,每年講課200小時以上,培訓骨干近萬人次,每一次培訓權啟愛都十分激動,他說“通過對茶農的技術培訓,我看到了農民對技術的渴求”。
在權啟愛的傾心指導推動下,雙溪鄉從2003年的茶園面積不足1000畝、人均茶葉年收入400元、良種茶園覆蓋率只有10%,到2019年茶園面積超過6000畝、人均茶葉年收入超過3000元、良種茶園覆蓋率已超過90%,成效顯著。茶葉成為了雙溪鄉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農民重要的增收渠道。正如山早村民所說:“現在守著這‘金茶園’,輕輕松松地,在家門口就能有不錯的收入。”
十年傾心,茶香四溢。帶著上級組織的囑托,不畏艱辛,傾其所學,為山區群眾送關愛、送技術、送信心,老茶人權啟愛為雙溪鄉6700名農民的脫貧致富默默貢獻著,也贏得了磐安百姓的愛戴,2012年被評為第三屆十大感動磐安人物。回憶11年科技特派員經歷,權啟愛感慨地說:“我一輩子和茶葉打交道,能夠把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茶農,使這里的茶產業有所發展,農民收入有所提高,這對于我們科技工作者來說就是一個最大的慰藉。”(通訊員 張璐君)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