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全國人民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作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歡慶建黨百年的系列重要活動之一,中國農科院展廳落成開展。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院黨組書記張合成等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翟虎渠、薛亮、陳萌山、劉旭、錢前等在京老領導和院士代表,以及院機關各部門、院屬京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等現場參觀。張合成主持啟動儀式。
唐華俊指出,院展廳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我院賀信精神的重要陣地。學習黨史要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要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系統梳理“三農”發展史、農業科技發展史和院史,把握發展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多種形式開展國情、農情、院情教育,引導全院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唐華俊強調,院展廳是集中展示我院創新發展成就和貢獻的重要載體。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中國農科院的發展歷史,印證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業科技事業不斷發展進步的百年巨變史。要通過學習了解院史,牢記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使命擔當,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著力解決影響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促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唐華俊指出,院展廳是繼承和弘揚農業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平臺。在黨的領導下,64年來,中國農科院一代代優秀的農業科學家,以解決我國農業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為己任,為我國“三農”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體現了歷代農科人的愛國精神、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奉獻精神、協同精神和育人精神。新的時期,全體農科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賀信精神,不斷優化科研力量布局,夯實人才資源和科技平臺基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強力支撐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中國農科院展廳位于國家農業圖書館一層,面積近千平米,是中國農科院歷史上第一個全院性的綜合性展廳,以“農筑國本 科鑄糧安”為主題,分為序廳、歷史與現狀、成就與貢獻、愿景與展望等四個部分,涵蓋院史、成果、人才、農科精神等各個方面,介紹院情、回顧院史、展示成就、弘揚精神、描繪藍圖。展廳全面梳理了我院64年薪火相傳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示了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使命任務和發展愿景,彰顯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農科院所取得的巨大進步,為農業科技創新作出的卓越貢獻。(通訊員 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