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國,形勢嚴峻。在這場肺炎阻擊戰中,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堅決貫徹黨中央和部、院黨組決策部署,緊急制定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任務,科學安排各項工作。
每年春節期間,恰好是作科所南繁科研攻關的緊要關頭,科研人員候鳥般飛來南繁基地,今年也不例外。在嚴峻的肺炎疫情形勢下,作科所南繁基地科研人員與條件保障處一線管理、服務人員守望相助、密切配合,在科研前線打了一場疫情阻擊戰、南繁攻堅戰。
鄭天清
張德貴
病毒肆虐,而南繁試驗基地所在地南濱農場附近的口罩已經脫銷。為保障基地40多名工作人員的基本防護需求,條保處負責人石磊動員家人一起,大年三十這天在北京跑了幾家商場,購買了300多個KN95口罩快遞給基地。從大年初一開始,海南基地對宿舍、食堂、閱覽室等所有公共場所每天進行嚴格消毒;大年初二起,對基地內住宿人員采取出入登記、測量體溫、分餐就餐、限制交通工具出行、限制工作區域、指定專人外出等防控管理措施。
徐忠軒
南繁基地轉基因地塊距離宿舍樓大約2公里,平日里南繁科研人員都開電動三輪車下地工作。但是疫情防控限制了機動車使用,為不耽誤科研工作,科研人員不辭辛苦,堅持每天往返步行2小時下地工作。特別是玉米優質抗逆育種創新研究組的徐忠軒同志,在玉米蟲害嚴重、地塊用水不便的情況下,他每次都步行至距離田塊1公里多的寬口井用水桶挑水兌藥,完成12畝試驗田的打藥防蟲工作,高強度勞動讓他大汗淋漓。但他對所里的防控措施表示充分理解: “特殊時期,基地嚴控交通工具出行,為的是不讓大家到人員密集場所,降低疫情發生風險,我是一名工人黨員代表,更有責任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刁現民和智慧
刁現民研究員和他的夫人智慧研究員每年春節前都到海南,親自下地做谷子套袋、授粉、試驗、調查等工作,今年也不例外。刁現民常說:“做農業科研尤其是科研育種工作,必須要下地。要對試驗田有一份熱愛,好文章是從試驗田中得來的。”在疫情防控期間,刁現民夫婦居住在基地外,每天全副武裝認真做好防護,在嚴格執行個人情況信息報告制度的同時,谷子育種的科研攻關工作一刻未曾間斷。
大豆基因資源創新研究組有1名學生由重點疫區返瓊,為保證基地疫情低風險,連檢查人員在內的4名人員全部被要求在基地外隔離。研究組在基地內外試驗地共計55畝,而基地內現有人員僅2名。缺少人手、沒有出行交通工具等給科研工作造成了極大不便,但是為了基地集體的平安,研究組谷勇哲老師還是要求大家一切行動聽指揮,把防控疫情作為首要任務。
宿舍消毒
食堂消毒
疫情防控期間,由于南繁試驗基地2位主要管理同志需要居家隔離,原負責昌平基地后勤管理的閆月峰同志勇挑重擔,赴瓊帶領其他3位管理人員堅守崗位,主動放棄輪崗換班,堅決貫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指示精神,始終把基地40多名一線工作人員的健康放在首位;海南基地站長張保青和后勤主管馮新玲兩位同志雖被隔離,但堅持居家辦公,做好作科所在島人員疫情情況的實時統計,做好與駐地政府、海南南繁局、北京市種子管理站等單位的聯絡與疫情上報,做好基地食堂每日食材統計與線上采購,建立與基地外居住人員的聯系關注群等,與基地內工作人員建立了良好的疫情防控互動管理機制,保障各項防控措施的貫徹和落實。
出入登記及測體溫
疫情不除,防控不能松懈;科研攻關,盡顯使命擔當。在研究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黨員干部的積極帶領下,作科所南繁人齊心協力,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勇敢地戰斗著。(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