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4月3日,翟虎渠院長在海南考察了我院作科所、棉花所、生物所、水稻所的“南繁”試驗基地,并慰問工作人員。考察期間,翟院長詳細了解了各所科研工作的進展和繁種制種情況,與“南繁”職工座談,細心詢問他們在試驗、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就我院“南繁”基地的建設進行了調研。
翟院長說,“南繁”是農作物育種工作的重要環節。海南冬季優良的氣候條件,為加速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加快優良品種的推廣提供了可能。20多年來,我院每年都有近百名科研人員懷著對科研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深厚情感,象侯鳥一樣兢兢業業地南來北往,甚至有很多人放棄了春節與家人的團聚,頂烈日、冒酷暑,辛勤地奮戰在海南、奮戰在科研工作第一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為促進我國種植業結構調整和種子種苗工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南繁”也是培育農業科技隊伍、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有效方式,有力地推動了我院“三個中心 一個基地”的建設。
在水稻所試驗基地,翟虎渠院長還特別宴請了全體工作人員。翟院長在講話中提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稻米的安全問題。水稻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發揮著安天下、穩民心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中央的“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從2005年起,國家設立超級稻推廣項目”,將超級稻的推廣作為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因此,水稻所的責任更加艱巨,任務也更加繁重。翟院長希望,水稻所加快超級稻新品種的選育、繁殖和推廣工作,同時進一步提高稻米的品質和產量,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
翟院長指出,目前,我院“南繁”基地的整體狀況不盡如人意,規模小,檔次低,硬件設施差,生活條件亟帶改善,且各所分散設點,不便于統一管理。要進一步落實回良玉副總理去年視察我院時的指示精神,把“南繁”基地作為搞好農業科技工作的重要一環抓緊抓好,加快整合與建設步伐,力爭進入國家“南繁”基地總體規劃布局,構筑起我國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科技進步的長效機制。
陪同翟院長考察的有作物科學所所長萬建民、農機化所所長易中懿、水稻所所長程式華、副所長李西明等。(徐親陽 姜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