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江蘇現代農業建設進程,加強省、院科技合作,3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江蘇省人民政府科技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我院舉行。我院院長翟虎渠,江蘇省副省長黃莉新出席簽字儀式,并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翟虎渠院長在講話中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自建院以來,作為國家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在組織全國農業科研協作和全國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不僅組織協調全國農業科研力量協作完成了雜交水稻這樣舉世聞名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時也獨創性地開展了馬傳貧、禽流感、轉基因抗蟲棉研究等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農業科研工作并取得重大成果,為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農科院與江蘇省政府及江蘇省農科院等農業科研教學單位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和深遠的歷史背景。加強江蘇省和中國農科院的合作,有利于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提升創新能力,為江蘇乃至華東地區農業的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抓緊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翟虎渠院長談到,按照我院最新更進一步的設想,我們希望用五到十年時間,逐步在全國建立以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區域中心、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區域分中心和農業科技試驗站為基本框架,布局結構合理、分工明確、優勢資源互補、科研開發與科技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黃莉新副省長在講話中說,江蘇是我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也是農業大省。全省農業生產水平居全國前列,以占全國不到4%的耕地,創造了占全國近8%的農業總產值,糧食單產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以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江蘇省提出了大力實施品種、技術、知識更新三項工程,加速培育農業市場競爭主體、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建設、大力提升農業外向化水平,加快發展農業主導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資源、環境和市場等多重約束條件下,江蘇省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將越來越依靠科技進步。黃莉新副省長表示,江蘇省具有很強的農業科技實力,擁有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國內知名的農業科研教學單位,希望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全面合作,進一步提高江蘇省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江蘇省將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精誠合作,在農業部、科技部的領導下,共同致力于推動華東地區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江蘇省人民政府科技合作協議”,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江蘇省政府開展農業科技協作攻關研究。針對江蘇省在食物安全、農村生態環境安全、農業產業化、農產品競爭力增強及農民增收等方面存在的重大技術難題,雙方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并提出相應的技術對策和項目建議,開展跨地區、跨學科的協作攻關研究。江蘇省鼓勵中國農業科學院攜帶技術成果到江蘇省創辦、領辦高新技術企業或開展合作開發,并提供優惠政策。
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利用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重點實驗室、農作物改良中心等科研基地和技術平臺,為江蘇省所屬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供開放課題及客座研究條件;根據江蘇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將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優先在江蘇省示范、推廣應用;發揮農業科技國際交流和合作優勢,為江蘇省提供農業科技國際合作的信息服務,聯合申報和實施國際合作項目,開展農業經濟交流。
雙方共同努力,積極推動“中國農業科技華東創新中心”的建設與發展;雙方共同合作,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設立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江蘇培養基地,開展各類人才培養和培訓工作。
我院出席簽字儀式的還有盧良恕院士,黨組副書記王紅誼,副院長雷茂良,院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
江蘇省出席簽字儀式的還有副省長張桃林,省政協副主席曹衛星,科技廳廳長王永順、農林廳副廳長祝保平、省農科院院長嚴少華及有關負責同志。
簽字儀式會場
翟虎渠院長發表講話
黃莉新副省長發表講話
雙方簽署科技合作協議
雙方簽署科技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