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一線急先鋒】走進災區的畜牧專家
7月中下旬的強降雨致使河南省部分地區養殖場受災嚴重。災情牽動人心,“此次強降雨對大型養殖企業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對一些小型養殖戶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張龍超說。“我從事畜牧養殖科研工作多年,深知養殖戶的不容易,一定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全力以赴 黨員帶頭馳援一線
河南遭受極端強降雨天氣災害以來,牧醫所積極響應部院黨組號召,時刻關注災區畜牧業的受損情況,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幫扶措施,第一時間成立了抗災救災指導專家組。
“河南是養豬大省,此次災情讓生豬產業受損,我作為一名黨員,也是一名畜牧科研工作者,這個時候必須沖在最前面。”豬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執行首席張龍超研究員主動請纓,與黨員侯欣華、科研骨干袁經緯組成專家組,迅速啟程,赴河南新鄉縣開展畜牧減災復產工作。
“把我們的技術送到受災養殖戶的身邊,讓他們堅定信心,沒有后顧之憂,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恢復生產。”這是專家組成員共同的心聲。
全面調研 悉心提供技術服務
專家組先后到畜牧業受災較為嚴重的新鄉縣合河鄉、大召營鎮、朗公廟鎮等鄉鎮進行實地調研,通過現場查看受災圈舍,與養殖場戶以及當地主管部門交流,及時掌握畜禽受災情況。
“一方面要結合調研情況,研究制定畜牧業災后恢復生產和技術提升方案。另一方面還要圍繞規范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做好消毒防疫,同時加強飼養管理、調整飼料營養水平,適時更新畜禽種群和設備設施等,我們為此特別制作了技術明白紙,發放給養殖戶,向他們提供簡單易懂、操作性強的技術指導措施,全力保障畜牧業減災穩產。”張龍超介紹說。
跟蹤指導 捐贈亟需復產物資
為盡快鋪開畜牧減災復產工作,實現技術指導全覆蓋,專家組多次與當地畜牧獸醫部門進行需求對接和方案討論,建立了聯絡通訊錄以及幫扶專家庫,構建了線上線下長效幫扶機制,暢通了專家與養殖場戶的溝通渠道。專家組制定的技術方案以及取得的實際效果得到當地政府和養殖場戶的肯定。受災場戶畜禽產能恢復明顯,蛋雞產蛋率由受災后不到50%提升到75%以上,雞群采食、飲水和蛋殼質量均得到了明顯改善。生豬應激減輕,采食、飲水和長勢明顯恢復。
為幫助鞏義市做好災后防疫,牧醫所籌集消毒物資30噸并交付當地畜牧主管部門,幫助受災養殖場戶消毒圈舍、清潔環境,盡快恢復生產。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專家侯欣華感慨地說,“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盡最大努力,幫助當地農民早日渡過難關。”(通訊員 付松川)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