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話農業】穩定種糧積極性 確保口糧絕對安全
萬建民
確保口糧絕對安全是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內容。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口糧作物,“十二五”以來,稻谷產量連續八年穩定在2億噸以上,對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當前,我國水稻生產總體穩定,但2018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全面下調、農資價格不斷上漲、種糧效益不斷下降,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賣糧難’的情況,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較大打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告訴《中國科學報》。
2017、2018年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兩年全面下調,幅度較大,且收糧標準趨嚴、標準提高。
“地方政府特別是鄉鎮一級政府對糧食生產重視程度、支持力度下降,農民普遍懷疑政府是不是不重視抓糧了。”萬建民說,“這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普遍下滑。種糧效益也隨之下降,若算上貸款利息等折舊費用,很多種糧大戶都是虧損的。”
萬建民指出,糧食部門在收購水稻時,對其水分、雜質的要求過于苛刻,農民種出來的重金屬超標稻谷無處可賣。“國庫糧食質量安全很重要,但重金屬超標成因很多,都應該由種糧農民買單嗎?有的地方種糧大戶賣不掉的水稻,通過中間商卻能夠賣到國家糧庫,為什么?”
“我們在調查中深切感受到,糧多價跌、政策護農熱度下降、農戶賣糧有苦難說,大戶種糧掙扎在盈虧點附近,不少地方種糧大戶都想盡各種辦法退租。”萬建民表示。
為此,萬建民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協調各部委,統籌糧食扶持政策,多措并舉降低種糧成本、增加種糧收益、提高種糧積極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合理確定最低收購價格,穩定較長時間的種糧收益預期;多措并舉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幫助新型經營主體從“賣稻谷”向“賣大米”轉變,提高經營效益。
他同時建議,要提高科技種糧水平,因地制宜推廣中高檔水稻品種,促進優質優價和訂單收購。同時,推廣高效農作制度和生態栽培模式,提高水稻綠色發展水平,提高科學種田水平。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