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春寒料峭。2月4日下午,國務委員陳至立冒著凜冽的寒風,在國務院副秘書長陳進玉、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等的陪同下,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考察工作。
陳至立國務委員首先接見了我院全體院領導、部分在京的兩院院士,實地考察了國家種質資源庫、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代表國務院向辛勤工作在農業科研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致以新年問候。
考察結束后,陳進玉副秘書長主持召開了座談會。翟虎渠院長匯報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近年來科技體制改革進展情況以及科技創新、產業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就加快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支持公益類科研院所引進人才和發展研究生教育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農業部張寶文副部長介紹了農業部屬科研機構改革的進展情況,并就當前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中亟待解決的諸如社會保障、科研輔助人員編制等突出問題作了發言。
科技部李學勇副部長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我院新一屆領導班子積極推動科技體制改革以及在學科調整、機構重組、人才建設等工作中所取得的顯著成效,并表示科技部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有關改革的配套政策,為公益類科研機構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聽取了翟院長的匯報和張寶文副部長、李學勇副部長的發言后,陳至立國務委員就農業科技工作及公益類科研機構的改革與發展發表重要講話。她說:
第一、要提高對農業科技事業的認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了我國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一個奇跡。其中國家的農業政策以及農業科學技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此我們要衷心感謝農業科技戰線的同志們,如果沒有農科院和廣大農業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勞動,沒有農業科技的發展,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很難想象還能顧及其它的科技工作。
第二、在新形勢下,公益性事業、公益性科研機構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支持公益類科研機構的發展。正在制定的國家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我們把公益類科研機構的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來考慮。目前公益類科研機構在經費支持強度、人才的合理流動、吸引杰出人才等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將加以研究,逐步解決。國家將繼續加大對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的經費支持力度,加大對公益類科研機構的事業費、基建費的支持,為公益類科研機構的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我們要樹立全面、系統、科學的發展觀,要認識到沒有公益性事業的發展,就沒有經濟、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第三、要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過去幾年,科技部制定了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的方針和政策,現在看來,這些政策非常有效。近兩年,各單位的改革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公益類科研機構要堅持改革,以前制定的方針政策要繼續執行,同時我們也要制定和完善一些新的政策,解決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推動改革的深入。國家有限的資金難以支持目前龐大的公益類科研機構隊伍,因此,要進行人員分流,建設一支精干的科研隊伍,同時通過改革,形成高效的運行機制。農業科研有其特殊性,希望科技部進行調研,制定一些有利于農業科研機構發展的政策。另外,我們要提倡科技資源共享,防止重復研究造成資源的浪費。
第四、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幫助解決公益類科研機構人才引進和研究生培養的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人才招聘工作成效顯著,自籌資金招聘了一批杰出人才。人才資源對科研機構確實非常重要,國家要支持公益類科研機構引進杰出人才,希望科技部研究提出相應的政策,可以考慮把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中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擴大應用到公益類科研機構。另外,我同意增加科研單位研究生招生名額的建議,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培養研究生教育這個資源。會后,我們將請教育部拿出一個方案來,統籌安排科研單位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讓有實力的公益類科研機構多培養一些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為我國公益性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的高層次人才。
陪同考察和參加座談的還有國辦秘書三局副局長張崇和、科技部政策與體改司副司長張曉原、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陳風秀等。
座談會結束后,我院領導班子對會議精神進行了傳達和落實。(攝影 丁麟)
國務委員陳至立(右)和我院翟虎渠院長(左)
陳至立國務委員接見我院部分在京的兩院院士
陳至立國務委員在翟虎渠等領導的陪同下參觀國家種質資源庫
陳至立國務委員等領導參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陳至立國務委員等領導參觀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