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了8位院士、31位院外知名領域專家和管理專家組成3個評估專家組,對全院33個研究所科技創新工程全面推進期中期進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出席會議并講話,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主持會議,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副司長汪學軍、財務司調研員張洵出席評估會,中國農科院紀檢組長李杰人,副院長萬建民、梅旭榮分別主持分組評估會。
唐華俊指出,創新工程實施以來,中國農科院探索建立了以“三個面向”為導向的任務形成機制,以科研團隊為基本單元的科研創新組織模式,以穩定支持為特征的科研投入方式,以績效管理為核心的考核評價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體系,很好地激發了研究所和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和創新效率,全院科技創新和能力建設取得長足進步。5年間國家科技獎勵成果同比增長22%,獲獎數量約占農業領域授獎數的20%。SCI、EI收錄論文占比從2012年的23%增長到2017年的50.6%。農作物新品種、新農藥、新肥料、新獸藥等各項成果都呈現較大增幅。
唐華俊強調,這次考核評估是創新工程實施以來全院最大規模的一次大調研、大檢查、大督導。通過此次評估,一要推動研究所的發展定位更加符合“三個面向”總體要求,更好肩負起國家隊的職責和使命。二要系統梳理學科方向,推動優勢學科、新興學科、特色學科發展。三要全面校準研究所的創新方向、創新任務,提升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四要挖掘重大苗頭性成果,加快培育一批重大科學突破、重大技術創新和重大產品應用成果。五要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營造讓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的良好環境。
張合成強調,推動創新工程更加符合習近平總書記賀信“三個面向”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創新工程快見成效、快見實效,是院黨組確定的近期重點工作,是全院的“頭等大事”。此次中期評估會,既是對科技創新工程進行再認識、再定位,也是對創新工程實施的再動員、再部署、再出發。要按照唐華俊院長的要求,全面檢視2016年全面推進期以來各研究所創新工程總體實施情況,總結經驗,重點是發現問題,校準方向,確保創新工程更加符合中央的要求,更加符合國家重大需求。
張合成要求,此次中期評估要客觀獨立地評價研究所和科研團隊是否做到了“三個面向”,是否確立了“兩個一流”目標。要評價科研團隊的研究方向有沒有脫離國家重大需求,有沒有重復研究、協同不足的問題;要評價科研任務是否聚焦產業發展突出問題,對關鍵的“卡脖子技術”有沒有作出攻關部署;要評價研究所班子和團隊首席有沒有良好的工作狀態。他強調,針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研究所要認真梳理,逐條集體研究解決。
全院33個研究所所長、分管副所長、科研處長和機關相關部門人員共130多人參加了評估會。39位專家分3組聽取了33個研究所創新工程全面推進期工作進展匯報,進行了提問和答辯,并對創新工程和研究所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于2013年啟動實施,先期規劃到2025年,分為試點推進期(2013-2015年)、全面推進期(2016-2020年)、跨越發展期(2021-2025年)3個階段。創新工程全面推進期中期評估分為研究所對科研團隊評估、研究所自評估、院對研究所評估3個層級。自今年7月份以來,中國農科院組織院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和管理專家組成評估小組,由院領導帶隊,對全院33個研究所的331個科研團隊逐一進行了全面評估,已經完成了研究所對科研團隊評估和研究所自評估環節的工作。下一步,將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優化調整方案,加強組織實施力度,推動創新工程快見成效、快見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