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晚7點35分,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科學養牛法-牛藥驚現瘦肉精”的報道,節目顯示有黑龍江省肇東市某養殖戶向肉牛槽料中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違禁藥物——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的情況。此事件關系人民健康和產業發展,節目一經播出,立即引起了農業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事件真相如何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以下簡稱“國家中心”)于節目播出1小時內緊急召集相關人員成立應急小組,研究部署應急方案,并對工作任務進行了初步分解。當天晚上“國家中心”派出第一批調查人員,由蘇曉鷗主任帶隊陪同農業部有關司局領導連夜趕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其他人員分為現場采樣檢驗組和留守確證試驗組,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并購買了次日早班機票,準備趕赴哈爾濱。4日凌晨1點多鐘,第一批調查人員抵達哈爾濱,當即聽取了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關于事件情況與進展的報告。在了解基本情況后,應急小組決定于4日早晨由“國家中心”趕來的8位技術專家組成第二批現場采樣檢驗人員分赴事發地點,并將8人分為8組,在黑龍江省飼料獸藥監察所的配合下分別對肇東、蘭西兩市(縣)的肉牛養殖場(戶)進行抽檢。
4日10時,第二批現場采樣檢驗人員抵達哈爾濱,在與黑龍江省飼料獸藥監察所匯合后,按照既定計劃進行人員分組,立即趕往事發地進行抽樣。針對牛俱生性較強,尿液難以采集這一實際情況,現場采樣檢驗小組及時調整思路,改變工作方法,采取了尿液和血液同時采集的方案,從而在短時間內得到了盡量多的樣品。截止4日下午5時,共抽查了肇東、蘭西兩市(縣)8鄉9村25個養殖場(戶)的肉牛,樣品包括牛尿液樣品32批次,牛血液樣品33批次,共計65批次。
抽樣結束后,現場采樣檢驗小組顧不得吃晚飯,立即趕往哈爾濱市,在黑龍江省飼料獸藥監察所進行現場快速篩查。由于氣溫太低,樣品、試劑盒和環境溫度均低于方法規定的檢測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立即采取電暖氣加熱升溫的方式,在溫度條件達到要求后進行檢驗,保證了結果的準確性。經過抽樣人員連夜奮戰,4日晚11點30分完成全部樣品檢測,并在第一時間內向農業部調查小組報告了抽樣及篩查結果。
由于天氣原因,原定于5日上午8時的飛機停飛,第一批派出的調查小組攜帶樣品緊急改乘9時發車的動車組回京,并于5日(周六)下午18時,將樣品順利帶回“國家中心”。留守確證試驗組立即對樣品進行檢測,并于6日(周日)凌晨2點完成了所有樣品的上機工作。6日上午,樣品的檢測、計算和分析工作全部完成,“國家中心”及時將結果上報農業部。
從事件發生到結果上報,僅僅2個晝夜的時間里,“國家中心”動員了17名員工全力投入到這一應急工作中,其中10人頂著嚴寒趕赴事發現場,涉及哈爾濱市、綏化市、肇東市、蘭西縣等三市一縣八鄉,現場采樣檢驗行程800多公里,連續工作時間超過20小時,檢測樣品累積近200批次。在整個的事件處理過程中,“國家中心”員工晝夜不停、寢食不顧、連續奮戰,做到了第一時間反應、第一時間抽樣、第一時間檢測、第一時間報送信息,為政府部門及時了解事件真相,做出正確決策發揮了技術支撐作用,受到了農業部相關領導的表揚。
分享到
日行千里情系行業發展 爭分奪秒調查事實真相
發布時間:2009-12-10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