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和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JIRCAS)主辦,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承辦的中日農業科技合作20周年學術研討會(CAAS-JIRCAS)在京召開。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張陸彪、日本駐華使館經濟參贊伊藤優志出席會議。來自中日兩國的100多名領導、專家出席研討會。
受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委托,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張蕙杰宣讀了致辭。唐華俊指出,中日兩國在農業科技領域交流頻繁,水稻拋秧技術和旱育稀植技術等先后從日本引進中國。特別是自1997年農業部與日本農林水產省簽署農業科技合作協議以后,中國農科院和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在長達20年的密切合作中,在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型農業經營系統構建與評估、農業高附加值產業鏈研究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科研成果,為推進農業綠色生態化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制度與政策方案,同時搭建起一系列合作共建科研平臺。
就下一步中日雙方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唐華俊提出3點建議。一是應為下一個20年農業科技合作做好政策對接和合作框架頂層設計,為未來合作提供藍圖和良好的合作政策機制以及清晰的路線圖。二是應確定好優先合作領域,充分利用好現有成果,如APEC、東盟10+3、CGIAR成員國家合作等,謀求建立未來的多雙邊合作機制。三是應加強聯合合作平臺和人才培養,加大兩國科研人員的交流力度和投入,進一步增強相互了解,為高水平合作奠定基礎。唐華俊表示,中國農科院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日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為兩國農業科技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張陸彪說,中國農科院和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在長達20年的農業科技合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加強農業科技合作,也將為深化兩國農產品貿易和農業對外投資提供技術支撐。
伊藤優志表示,兩國共同面臨糧食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戰略課題,加強農業科技合作,對于推進兩國農業發展意義重大。20年來日本農林水產省與農科院的科技合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并期待著農業領域的進一步合作與交流。
研討會特邀全國政協常委、農村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作主題報告。兩國專家梳理了20年來中日農業科技合作歷程,展望了今后合作前景。來自中國農科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及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日本明治大學等研究組織的各位專家學者,以國際農業環境研究、中日兩國農業政策比較、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等為主題,就高效施肥技術與環境評價、食物供求預測、農業氣候變動與食物安全等具體研究領域開展了熱烈的交流與分享。
會后還舉行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農業發展研究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