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召開2018全國農業大數據與監測預警學術研討會。會議以“加強農業信息監測預警,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為主題,進一步明確了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對農業大數據和監測預警的重大需求,凝練了農業監測預警學科發展方向,形成了新的交流協作機制,將為加快農業監測預警科研和事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實施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農學會副秘書長王甲云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多年的累積,農業監測預警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快速發展,培養了有規模、有實力的監測預警研究隊伍,監測預警工作在各地廣泛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口碑。中國農學會將創新工作方式,為監測預警學科發展構筑新的協作平臺,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推動監測預警事業發展。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作主旨講話。他指出,近年來,中國農科院攻克了一批產業發展核心關鍵技術,形成了一批區域重大問題綜合解決方案,實施了鄉村發展戰略的科技支撐。在農業監測預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建了中國農產品監測預警“CAMES”系統,連續5年支撐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提升了我國農產品市場的話語權。下一步,農業監測預警研究要在全產業鏈大數據獲取和大數據分析、預警方法和模型、預警信息服務和協同創新機制上下功夫,推動全產業鏈農業監測預警網絡體系建設,為政府決策、經營主體合理安排生產提供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強力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信息所所長孫坦表示,農業大數據和監測預警研究是多學科融合發展的重要成果,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科學、信息科學、數學等學科的融合,推進監測預警學科體系建設。信息所作為農業信息化的國家隊,將繼續發揮幫扶、引領作用,在數據資源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協作、成果應用等方面,加強與各兄弟單位和團隊的交流、協作,共同推動農業監測預警事業進步。
會議設立了專題報告、研究創新、成果交流、技術研討等環節。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許世衛研究員等3位專家作專題報告,20位專家圍繞農業大數據與監測預警支撐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信息采集技術應用、監測預警平臺構建、供需形勢分析、技術與方法研討等方面的工作作報告。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萬書波、副院長張立明,新疆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朱政,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相關人員和專家出席大會開幕式。來自21個省市農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機構的領導、專家代表165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