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熠 姜梅林)第十五屆CABI(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回顧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中國作為CABI重要的成員國經過與其它成員國的競爭,取得了這次大會的承辦權,也是CABI在執行委員會成立以來75年的歷史中,首次在境外舉行的一次盛會。
CABI與中國成功的合作始于1980年,在中國農業部、中國農科院和CABI方共同努力下,中國于1995年成為CABI成員國。在過去的20年,CABI與中國政府機構、教學和科研單位在信息、出版、生物防治、害蟲綜合防治、白色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真菌與昆蟲的分類與保存、入侵物種防治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合作。
大會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博士說,CABI與我國的科研人員,開展了對微甘菊的生物防治的研究;對防治棉鈴蟲的轉基因棉花對中國小規模農戶生產模式的適用性評估;CABI還將中國農業文獻的英文文摘收錄后向世界發布。這些合作促進了中國農業科研、信息走向了世界。CABI的信息產品,已成為許多中國農業和相關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單位的非常重要的國際信息資源。CABI還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博士生和博士后。
本屆大會以“應用生命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迎接全球變化和挑戰的新途徑”為主題,還將“中國是應用生命科學領域的先導者之一”確定為主要議題。為此,中國有了與CABI及40多個成員國交流與合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