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賀信一周年】 太行深山區的“林果縣長”
劉濟偉,男,1958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林果專家。2014年7月,按照中央脫貧攻堅戰略部署,中國農科院選派劉濟偉同志到阜平縣進行掛職幫扶,任阜平縣政府副縣長,協管農業、林業和扶貧產業(林果業),并負責縣政府與中國農科院的對接聯系、溝通協調工作。
掛職以來,劉濟偉同志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農科院建院60周年賀信中的“三個面向”要求,牢記組織囑托,自覺擔負使命,全身心投入到阜平脫貧致富建小康的事業中,把自己專長與阜平實際有機結合,積極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晚熟桃、蘋果、葡萄等優質、高效水果種植,趟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
目前,阜平縣新發展林果53000余畝,進入初果期的果樹畝均增收達4000元,預計2018年豐果期后,可實現畝均增收20000元左右。阜平林果產業的蓬勃發展得到國務院扶貧辦、農業農村部和河北省的充分肯定,國家、河北省、邢臺市先后在阜平召開產業扶貧現場會,總結學習先進經驗,央視《新聞聯播》也進行了宣傳報道,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劉濟偉同志為“林果縣長”。
思路一變天地寬
阜平為全山區縣,人均耕地面積僅0.96畝,過去種植玉米,畝產超不過1000元;種植大棗,由于管理粗放、模式落后,效益低下。
劉濟偉說,習近平總書記歷來十分重視農業工作,多次指出要發展現代農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他到阜平掛職后,白天深入鄉鎮、農村和群眾座談交流,晚上加班加點查閱資料。在走遍了全縣13個鄉鎮209個行政村后,他發現阜平山地冷涼,晝夜溫差大,加上經濟發展落后,生態環境、土地和水資源相對保護較好,具有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深入調研、多次論證,他提出了“以發展蘋果、晚熟桃、葡萄等為主的果樹種植,打造京津冀地區優質特色果品生產供應基地”為產業發展定位,以“集中建設西部高山蘋果種植、中北部晚熟桃樹種植、東南部葡萄種植三條林果種植產業帶”為發展目標的建議,為阜平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林果產業快發展明確了方向,得到縣委、縣政府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
為破解林果產業發展資金難題,在劉濟偉的主導下,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阜平縣林果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通過給予政策性補貼、提供貼息貸款、政府補貼保費參加農業保險等為果農提供全方位保障。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脫貧攻堅工作要注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要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阜平過去只種過玉米,沒種過水果,突然號召大家種水果,而且果樹種植得好幾年才能看到掛果,老百姓的積極性并不高。為幫助群眾轉變傳統種植觀念,充分調動阜平縣人民的積極性,劉濟偉親自聯系指導在阜平縣重點鄉鎮建設高標準瓜果種植示范園,用事實和成果來說話,打消群眾對林果產業發展的顧慮,激發群眾積極發展林果產業的動力。
從果園選址到現場施工,他都全程參與指導。按照設計好的園區定植圖,幫工人一起拉線、撒灰、開溝、施肥,安裝節水灌溉和電力設施,挑選優良品種,奔赴幾百公里采購種苗,為工人講解相應技術知識,同時嚴格要求按照技術標準操作,不錯過任何一個環節,成功建立了葡萄種植示范園、禮品西瓜種植示范園、晚熟桃、蘋果等果樹種植示范園和兩個晚熟桃種苗繁育基地。
葡萄種植園產出的葡萄因品種優良、管理規范,品質極佳,在周圍縣市葡萄批發價格只有每公斤3元左右的情況下,售價高達每公斤20元,供不應求。禮品西瓜種植示范園短短3個月,便成功種出了富硒禮品西瓜,因其甜度高,品質好,很快打開了市場,暢銷周邊省市,每畝種植收益達到了4萬元。種植園區的成功,激發了農民發展林果產業的熱情,帶動了阜平林果產業的迅猛發展。
“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
隨著阜平縣林果產業發展規模的快速擴大,掌握種植技術,提高種植效益成為當務之急。
為盡快見到效益,經過實踐探索,劉濟偉通過改進樹型栽培模式,增寬行距,縮短株距合理密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益。除了先進栽培模式的推廣,施肥、剪枝、病蟲害防治、套袋等常規技術,劉濟偉事必躬親。他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果農,不厭其煩的講,手把手的教,并堅持自己能到的地方,就自己去;能在田間搞的培訓,就不讓群眾跑腿到縣城來;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就不勞煩別人。
果農和農場場主的一個個咨詢電話,成為了這位縣長的工作任務,不分白天黑夜,他總是隨叫隨到。劉濟偉的大部分時間都交給了當地果農,很少顧及家人。一次他的愛人胳膊摔傷骨折需要手術,要他趕緊回去。正值阜平縣果樹秋冬季栽植的關鍵時期,在工作和家庭的兩難選擇中,劉濟偉歉意地給愛人打電話:“我實在離不開,你先住院,我安排妥當了就回去?!彼ゾo時間安排好縣里的事情后才回到了鄭州,等愛人做完手術拆線后,就立刻帶著愛人踏上了返回阜平的列車。就這樣,劉濟偉白天下鄉指導,晚上照顧愛人,直到愛人痊愈。
隨著阜平縣林果產業的發展,為了更好滿足果農的技術需求,落實黨中央構建可持續脫貧、可持續致富的長效機制要求,劉濟偉注重扶貧扶智,建議縣委、縣政府組建一支縣級林果產業技術隊伍。經過精心籌備,2016年6月,該縣成立了林果特色產業專家服務組,為各個果園提供一對一的全方位技術服務,并定期組織果農進行技術培訓,提升果農果樹種植專業知識。
“是劉縣長讓我們由種玉米變成了種果樹,由果樹管理‘門外漢’變成了掌握技術的‘土專家’,由畝收入不足千元變成了上萬元。俺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底氣更足了!”廣大果農從心眼里感激這位“林果縣長”。
掛職期間,在劉濟偉同志積極推進下,中國農科院和阜平縣共同完成了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調查和評估,編制了《阜平縣林果產業發展規劃》,阜平特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紅棗醋植物飲料研制開發成功,并順利投產。2017年中國農科院多次在阜平召開對口扶貧推進會,組織十余個研究院所到阜平一一對接,高標準設施蔬菜示范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果樹苗木繁育基地等多個項目對接成功并持續推進。劉濟偉同志常說:我不是單槍匹馬在戰斗,我身后有中國農科院領導和幾十個科研所、成百上千個專家的支持,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為阜平產業脫貧發展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劉濟偉同志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堅持把“掛職”當“任職”,把“異地”當“故鄉”,4年多時間,他走遍了阜平的山山水水,每處果園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撲下身子扎根一線,懷著深深情厚誼,融入群眾,在推動阜平縣林果產業發展上不遺余力,他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讓我更感肩頭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我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的要求和部署上來,在賀信精神指引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強烈的責任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扶貧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p>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