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我院與北京市大興區第三期科技合作項目中期匯報會在北京市黃村舉行。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長袁龍江及有關人員,蔬菜所等7個項目承擔單位的有關專家,大興區農委、園林綠化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主要領導及有關工作人員共31人出席了匯報會。
與會代表考察了永定河優質甘薯基地、北京強民養豬場、大興區苗圃、千畝精品梨園、功能性西瓜示范基地、菊花繁育基地、創輝奶牛場等7個合作項目實施現場,了解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在現場考察的基礎上,各項目負責人分別就項目實施情況、取得的進展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向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做了匯報。
袁龍江代表我院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向大興區有關部門對合作項目的支持和承擔項目專家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謝。他說,通過院、區雙方的共同努力,第三期項目進展順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為今后更加深入的合作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希望各項目繼續努力工作,按照“邊研究、邊示范、邊培訓、邊推廣”的原則,高質量地完成第三期合作項目,為農業生產服務,為產業發展服務,為農民增收服務。在保證圓滿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前提下,要積極拓展工作領域和范圍,了解掌握大興區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需求,站在全國產業發展的高度提出工作建議,促進雙方合作向更深入、更廣闊的領域發展。
大興區農委主任汪寶國在講話中指出,通過前兩期的合作,解決了一系列制約大興區農業生產的瓶頸問題,對推動大興區農業產業的發展和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第三期合作項目能取得更大成績,帶來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更有效地促進大興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第三期合作項目立項以來,實施進展順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甘薯研究所承擔的“優質保健型甘薯綜合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在龐各莊鎮推廣優良品種“徐薯23”和“徐紫薯1號”2萬多畝,并對農民進行了技術培訓,同時推廣示范了花青素型和胡蘿卜素型功能性甘薯新品種,成效顯著,受到當地農民的普遍歡迎;配合大興區主導產業的發展,圍繞西瓜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鄭州果樹研究所承擔的“功能性西瓜新品種示范與推廣”項目,推廣示范了高含番茄紅素和瓜氨酸等功能成分的品種,并對影響功能成分含量的生產栽培技術做了進一步研究和示范,初步提出了關鍵生產技術措施;飼料研究所承擔的“生態養豬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研究掌握了土著菌生產流程和發酵技術,制訂了相關飼養技術規范和管理辦法,通過研究與推廣,改善了豬的生長狀況,增強了免疫能力,提高了豬肉品質,為推動大興區畜牧業向“綠色、環保、優質、高產、高效、精品”方向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精品梨園、花卉繁育、奶牛飼養等項目也都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達到了“深化合作、側重應用、注重效益”的目的,為全面完成合作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