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展,可以清晰地看到網絡最活躍的生命力在中國,而在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網絡領域之一是農業。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伴隨著1997年中國網絡的萌動而發芽,在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姜春云等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下,歷經五年中國網絡的坎坷發展卻長久不衰,在國家科技部、農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憑借中國農業科學院強大的科學技術背景,以其系統、科學、專業的欄目分類與設置,實用、全面的農業科學技術與創新,準確、及時的農業實用新聞深受廣大農業從業人員的關注,在中國農業網絡領域中獨樹一幟。
在送走碩果累累的馬年,迎來充滿希望的羊年之際,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又將給農業網絡領域增添一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 2003年1月1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大力領導和文獻中心的具體組織下,原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正式分離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成功地實現了網絡的政務功能與技術信息服務功能的分開。
回顧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的過去,展望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的未來,可以看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網的誕生是具有歷史的必然性,中國農業科學院網源于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現代化網上辦公構想.1997年“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建立之初的同時也肩負著農科院農業科技信息發布和農科院院務信息發布的雙重任務,在當時是科研與院務“合二為一”的共同載體, “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在這樣的雙重角色下曾經在為院內領導以及廣大科研人員全面服務的同時為全國廣大從事農業生產、科研、經營、管理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我院科研隊伍的壯大、科研研究領域的迅速擴展,這種結構已不能適應新的需求,出現了科技、院務功能混雜,網站結構不夠清晰,實時性和交互性差,國際化視角不寬等諸多問題。
為了使網上的豐富資源得以全面利用,方便網絡用戶使用,開拓發展空間,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網絡中心承擔網站的設計和實現工作.目標是在原有的“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的基礎上建立全新版的“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和獨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網”,建立科研、院務分開,結構相對合理,面向更多用戶的服務平臺。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文獻中心領導的親自關懷和指導下,網絡中心負責人王文生博士帶領網絡中心的軟件、硬件組團隊,與國內著名網站設計公司緊密合作,聘請知名農業領域專家,本著精心策劃、精心設計的負責態度,以高度的責任心、忘我的工作熱情在短短的兩個月里,高質量地提交出方案并迅速進行設計制作,終于在2003年元旦的鐘聲敲響之際向全國廣大農民朋友以及奮戰在農業科研、經營、管理、咨詢等各條戰線的朋友們獻上了一份重重的厚禮! 新建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網將成為一個獨立的具有網上辦公、院務公開、機構查詢的多功能網上政務平臺,能夠充分滿足政府機關的網上辦公需要,最大限度地實現與外界資源共享,最迅速地為各級政府的農業部門,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民提供權威的農業政務信息。
分離改版后的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將成為一個實用的、專業的、全面的農業科技信息、商務信息、教育信息、科研信息匯聚與發布的動態的權威的農業科技門戶網站,新版的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將依托科技文獻中心,借助中國農業科學院京內外38個研究所、全國省市農業科學院、大學以及農業出版機構、教育機構、國內外學術團體、組織的豐富資源,將為農民以及從事農業經濟領域的商業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其最迫切需要的相關信息。
中國農業科學院網主要由院領導介紹、組織機構、科研管理、科技產業、國際合作、科研設施、科技精英、院風院貌、本院新聞九大部分組成,其中院領導介紹欄目主要介紹院領導的個人經歷,有照片。組織機構設置欄目主要介紹人事局、科技局、國際合作局、科技產業發展局、計財局、后勤服務局、團委、黨辦等的職能,另外分別介紹院各個局負責人的簡歷。科研管理欄目主要介紹我院攻關的重大科研項目,例如863、973、948、科技攻關等項目以及獲獎成果、新技術新產品等。科技開發與產業化欄目主要介紹我院的科技成果的開發與產業化工作。國際合作欄目主要由國際合作成就、主要合作伙伴、國際合作簡訊、國際科研動態、外事服務專欄組成。科研條件欄目由科研基地、實驗室欄目組成,主要介紹我院以及各個院所的科研中心和相關實驗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精英欄目由院士風采、專家學者、杰出人才欄目組成,對我院人才進行全面分類介紹,使外界對我院的科研實力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院風院貌欄目由精神文明、黨建工作、群眾團體、監察審計欄目組成。本院新聞欄目由熱點聚焦、學術活動、會議信息、國際交流、院報欄目組成。
此外,中國農業科學院網在滿足院政務需要的同時還推出諸多豐富的服務欄目,包括:
1:農業網站搜索引擎
2:院屬科研機構
3:綜合政務
4:院規章制度
5:會訊通知
6:省市農業科研機構
以上欄目是院網欄目的有力補充,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業界人士的需求。例如杰出人才招聘欄目結合我院面向全球廣泛招聘農業科技人才的活動,此欄目一經推出立即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熱切關注,反響強烈,通過此欄目我院已經吸納了大批海內外學者。
此外中國農業科學院網還設有一批亮點欄目, 包括:本院重要新聞、會訊通知、院屬科研機構、中心實體、內部網。其中本院重要新聞欄目由我網專門人員對我院的國內外重要會議、會見、交流做追蹤報道,第一時間以圖文并茂形式在我網發布,目前此欄目剛剛籌辦就已經形成較大規模并獲得良好效果,圖片文字被多家新聞媒體轉載,成功的達到了宣傳我院的目的。
新版“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是為農業科研單位、農業高等院校、縣級以上農業科技推廣部門、農業個體經營單位、廣大農業科教人員和普通農民服務,信息種類及數據量齊全、豐富.網站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傳統的農業相關信息欄目;二是增值欄目,此部分是產生經濟效益的欄目。
“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的欄目設置主要包括:科技要聞、科學技術、科技資源庫、政策法規、農業標準、成果與專利、科學研究、國際合作、市場信息、農情與氣象、科技咨詢、GIS基地、商務平臺、信息套餐、農情短信、農業出版物、教育培訓、企業之窗、會員專區、農業網站搜索引擎20個欄目組成,其中科技咨詢等九個欄目為增值欄目。
改版后的欄目新增了“農業行業標準”、“國際交流”、“市場動態”、“農業氣象”、“常規栽培方法”、“名優新特產品”、“農業出版物”等欄目,內容涵蓋了農業信息的各個方面。其中:
1、農業行業標準欄目:隨著我國標準化事業的不斷發展,標準的調整與清理整頓工作的不斷發展,涉及到的農業行業標準(NY)也在發生變化,為了方便企業和讀者的使用,建立了農業行業標準數據庫。此欄目與情報調研室合作。
2、市場動態欄目:此欄目包括價格行情、分析預測和供求信息,其中價格行情是來自農業部的權威數據,是關于全國的糧油、棉花、蔬菜、果品、花卉、飼料、畜產品、水產品、生產資料的價格信息。此欄目與“農產品供求信息網”合作。
3、農業氣象欄目:此欄目主要提供全國各城市及市縣的天氣情況、過去氣象回顧和未來氣象預報。此欄目與氣象站合作。
4、農業政策法則欄目:收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部和有關部委1949年以后發布的有關農業的政策法律、法規。此欄目與諸葉平合作。
增值欄目主要有以下特點:
1、遠程教育—此欄目是為不能到研究生院上課的學生提供網上視頻及網頁授課服務。
2、科技咨詢-是贏利性欄目,為用戶組織專家解答疑難問題、提供咨詢服務。
3、GIS基地-為用戶提供一個技術平臺。
4、商務平臺—為用戶提供一個購買本網資源數據的窗口。
5、信息套餐-此欄目是根據用戶要求,制作其定制的信息。例如,用戶需要關于“植物病蟲害”的論文,工作人員從各種數據庫中檢索,加工整理后寄給用戶。
6、農情短信-為本網會員發送農業相關小信息。
7、企業之窗-介紹國內農業相關企業的信息,包括龍頭企業、名牌產品、招商引資、技術合作、成果轉讓、租賃服務等。
8、網絡服務-網絡中心為外部企業提供的收費性服務,包括接入服務、主機托管、域名虛擬、解決方案、網絡存儲。
9、會員專區-為注冊會員提供的服務欄目,包括個人主頁、網上硬盤、免費郵箱、下載專區、短信服務、企業郵箱、廣告宣傳。
此外“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還包括一些附加欄目,例如數字圖書館、院屬科研機構、省市農業科研機構、服務之窗等欄目以便保持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網的相互關聯。
網站的正常運行基于后臺強大完善的維護管理功能,為此提供以下功能模塊:
1、信息發布管理系統:信息是網站上的重要構成,可以通過遠程信息發布管理平臺來實現信息的管理、分類和更新。該系統將用于本網自建的所有SQL SERVER數據庫的頻道信息更新。支持多級管理員權限控制、在線編輯、在線審核、所見即所得、多圖片支持(位置,數量不限)、關鍵字管理、支持多種類型檢索方式。
2、用戶系統管理:用戶管理系統可以幫助網站建立自己的用戶系統,對用戶進行分級別管理、統一注冊、統一管理, Single sign on(一次認證),通過cookie,session控制用戶的信息,根據客戶需求注冊不同的用戶信息,對用戶注冊的信息進行二次管理、定制開發。
3、下載管理:下載管理,管理軟件、技術白皮書、技術文檔、手冊等下載內容的管理、維護。
4、BBS管理:通過以下功能維護交流園地下的各個欄目:
(1)用戶功能:身份驗證、閱讀文章、發表文章、查詢留言者信息、查詢統計、回復文章
(2)、系統管理員管理功能:身份驗證、版主管理、修改密碼、刪除留言、編輯留言、編輯欄目
(3)、版主管理功能:身份驗證、修改密碼、刪除留言、編輯留言
總之,借助以上先進的網站結構構思和操作系統以及數據庫系統,中國農業科學院網
分享到
最綠的風景線
發布時間:2003-01-01
|來源: 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 記者 丁麟 (2003、1、1)|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