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哈爾濱3月1日電 (通訊員張曉鵬 記者李麗云)記者1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基礎免疫團隊鄭永輝研究員和王斌博士在國際上首次闡明了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合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近日美國出版的《生物化學雜志》上。
據介紹,埃博拉病毒粒子表面的囊膜糖蛋白是介導病毒感染靶細胞的唯一蛋白,因此被認為是疫苗研發的首選抗原以及抗病毒制劑開發的理想靶標。但其在宿主細胞內的成熟機制尚不明確,該團隊首次揭示并系統闡明了這種關鍵蛋白在宿主細胞里是怎么進行生物合成的,這樣才有望找到不讓其合成的“藥物開關”,也就有望關閉該病毒感染的大門。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引起嚴重的埃博拉出血熱,目前尚沒有獲得許可在臨床應用的疫苗,也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
哈獸研科研人員經系統研究,發現內質網分子伴侶鈣連蛋白和鈣網蛋白參與了囊膜糖蛋白的成熟過程。同時發現,囊膜糖蛋白的GP2亞基N—糖基化在調控蛋白的表達和病毒組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GP2亞基的N—糖基化通過參與蛋白的剪切、蛋白糖鏈的加工、多聚體的形成以及蛋白折疊等多個過程而影響病毒的組裝和感染。
據鄭永輝研究員介紹,病毒必須借助宿主細胞的內環境來完成自身蛋白的成熟及病毒粒子的組裝,這是一個涉及多個生物學事件的精密調控過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異?;蛉笔Ф伎赡軐е虏《緹o法裝配和感染。本研究闡明了細胞通過囊膜蛋白糖基化而調控蛋白功能的詳細機理,將為抗埃博拉病毒藥物的研發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