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棉鈴蟲與棉蚜互作關系示意圖(中國農科院棉花所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蟲害防控與生物安全團隊通過分析棉花介導的棉鈴蟲與棉蚜互作關系,發現棉鈴蟲觸發的棉花抗性防御反應影響同寄主棉蚜的取食行為,導致棉蚜種群數量下降。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害蟲管理科學(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該研究得到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資助。
昆蟲間的相互作用往往伴隨著種間競爭,尤其是具有同一植物宿主和生態位共存或重疊的昆蟲之間。棉鈴蟲和棉蚜作為棉花上兩種重要的農業害蟲,生態位存在部分重疊現象。目前,昆蟲與植物互作關系的研究已廣泛開展,但植物介導的昆蟲間互作關系的研究卻非常有限。
該研究基于“棉花-棉蚜-棉鈴蟲”的生態關系,利用生物學、生態學和組學技術,從不同層面解析棉花介導的棉鈴蟲和棉蚜的種間關系。通過棉鈴蟲為害棉花后對棉蚜取食行為和種群影響的分析,發現棉鈴蟲為害棉花后對棉蚜種群具有顯著抑制作用,這表明棉鈴蟲為害棉花后,可能通過激發植物抗性防御對低耐受力的棉蚜產生影響。通過轉錄組學和代謝組學分析及代謝物的篩選,證實棉鈴蟲通過調控植物次級代謝物變化,抑制棉蚜的生長發育并導致棉蚜逃避。
研究結果闡明棉鈴蟲與棉蚜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為科學制定害蟲生態防控策略及生物源代謝物的開發應用奠定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