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2025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在會上說,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規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做好農業科技工作具有承上啟下的特殊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將深化院所改革,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優化提升創新工程,全面加強有組織科研,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組織系統化、攻關體系化、支撐服務建制化,努力提升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吳孔明說,202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扎實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全力支撐“三農”重點工作,為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明顯成效、農業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作出了貢獻。
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實現新躍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步伐加快,重大技術產品研發應用力度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創新迭代升級。2014年全院新發表SCI/EI收錄論文4910篇,較去年增長4.9%,以第一署名單位在《自然》《科學》《細胞》主刊上發表論文8篇,創歷史新高。入選2024全國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2項、主導品種18個、主推技術24項。
202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基礎性科技工作扎實推進。牽頭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累計收集資源13.9萬份,搶救性收集瀕危資源746份,長期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8萬份。搭建了以17個觀測站、1個數據總樞紐和4個數據服務高地為主體的綜合觀測體系,聚焦6類作物開展底盤實驗和拓展實驗,初步構建長期因子觀測工作數據匯交平臺,收集基礎觀測數據67萬條。
吳孔明強調,2025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強化基礎前沿研究和基礎性工作,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體系建設,優化基礎科學研究中心布局,完善組織機制和保障體系,推動科學中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深度耦合;強化戰略性重大科技攻關,優化重大科技任務布局,實施科技攻關行動,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加強種業創新攻關、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技術攻關等。
此外,要提升科技支撐與服務能力水平,強化科技支撐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業農村部重點工作,全力支撐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完善產業專家團服務機制,加強與區域中心協同合作,開展高產高效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重點推廣既能提高單產、又能提升品質的品種和技術模式。
吳孔明說,中國農業科學院要打造“三農”領域國家高端智庫,統籌謀劃智庫重點研究任務;加強條件平臺設施建設,統籌利用科技創新資源;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和科研環境,堅持以科研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改善科技創新軟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