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在京組織召開“大豆病蟲害防控協作組”啟動會暨中國農業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大豆重大病蟲害防控產品創制及技術集成”推進會。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正式組建“大豆病蟲害防控協作組”,開展有組織科研的科技創新新范式。
病蟲害是嚴重威脅大豆產能的關鍵因素。據統計,我國大豆生產中已知的病蟲害種類有近500種,嚴重制約我國大豆產能提升。在我國,大豆病蟲害所造成的產量損失一般為15%~30%,嚴重時甚至絕收。
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陸宴輝介紹,大豆病蟲害防控是貫徹落實“大豆產能提升”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舉措,協作組將整合研究所大豆病蟲害防控科技創新力量,實施跨創新團隊、跨創新任務協同聯動機制,集合發力,以“有組織科研”系統推動大豆病蟲害防控科技創新。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曹永生介紹,協作組是我國20世紀70年代農業科技創新的優良傳統,成立“大豆病蟲害防控協作組”是新形勢下貫徹落實中國農科院“抓大事”、開展有組織科研的具體體現,意義重大。希望植保所聚焦大豆病蟲害防控難點問題、“卡點”問題,一體化設計和系統化部署,開展“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創制-集成示范”全鏈條攻堅任務部署,系統性推動大豆病蟲害防控科技創新,全面支撐大豆病蟲害防控產業實踐,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大豆病蟲害防控科技隊伍。
會上,協作組組長王桂榮研究員就組建大豆病蟲害防控協作組戰略定位、建設目標及建設具體方案做了詳細匯報,協作組將以中國農科院重大科技任務為牽引,整合研究所27個創新任務40余名科技人員,聚焦大豆病蟲害基礎生物學、病蟲害智能檢測與監測技術、防控技術產品和綜合防控技術體系集成與示范等4個方向開展協同攻關,打造形成一支富有創新力和創造力的科技隊伍。
中國農科院重大科技任務負責人、協作組副組長彭煥研究員匯報了“大豆重大病蟲害防控產品創制及技術集成”主要攻關目標和實施方案。來自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等單位專家對“協作組”建設方案和重大科技任務實施方案進行了咨詢研討,并提出了推進工作建議。
啟動會后還召開了“大豆病蟲害防控協作組”專題學術交流會,南京農業大學王源超教授和中國農科院植保所陳萬權研究員分別做題為“大豆病害綠色防控的理論與實踐”和“小麥病害防控協作組運行經驗介紹”主題報告,交流研討當前大豆病蟲害防控的主要工作進展及未來科技創新的重點,交流協作組建設與運行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