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東北農業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大興區蔬菜技術推廣站共同完成的“設施蔬菜安全高效生產的根區改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獲得北京市2012年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據項目第一完成人張志斌研究員介紹,該成果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資助下,針對我國設施蔬菜土壤地力下降和連作障礙頻發等問題,研究了基于設施主要果菜安全高效生產的7項根區改良關鍵技術,取得了重大創新與突破,主要包括番茄、黃瓜、甜椒、甜瓜等設施蔬菜的肥水耦合量化管理指標與肥、水、氣(CO2)一體化施用裝置;研究套作減輕病害的土壤微生物機理基礎,開發出“小麥(苗)-黃瓜”伴生栽培模式、富有機土基質栽培模式和生態型連作土壤修復劑;創建了土壤高溫熱水消毒與蔬菜菌根苗相結合生產技術模式,實現了土壤連作障礙控制與根區微生物恢復;制訂了12項設施蔬菜安全高效生產技術規程,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7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23篇(SCI論文12篇),出版著作9部,拍攝科教電影電視片4部,獲發明金獎3項。
據了解,新技術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寧夏等10多個省區市推廣應用,平均增產15-20%,降低生產成本5%,畝均效益增加20%以上,累計技術輻射推廣219.2萬畝,新增社會經濟效益64億元,節省農業投入3.5億元,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