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四屆中國(伊川)谷子產業創新發展暨小米品鑒大會在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召開。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中國作物協會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小米主產區的農業科技工作者、龍頭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共商中國小米發展路徑,研討“伊川樣本”。中國農業科學院孫坦副院長、重大任務局副局長柴秀娟等出席會議。
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原中心)、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作科所)、重大任務局主辦。會上,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原首席科學家、中原中心研究員刁現民對伊川縣小米品牌發展歷程作專題報告。
來自北京、河北、河南、山東等10個省區市20家谷子育種單位及相關企業的68個谷子新品種亮相品鑒大會。所有樣品均在統一加工程序下進行比較,參會人員進行盲評,從商品屬性、食味品質、綜合品質等方面進行品鑒打分。經過綜合評價,作科所培育的“中谷19”斬獲綜合品質獎一等獎,作科所培育的“中谷858”斬獲商品品質獎一等獎。作科所的“中谷28”“中谷25”“中谷858”等也在評比中名列前茅。
近年來,作科所在谷子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優異種質資源創制、高產優質新品種培育、谷子優質品牌建設和產業化組織方面取得顯著的工作進展,選育出了“中谷1”“中谷2”“中谷989”“中雜谷32”等高產、優質、抗除草劑谷子新品種。中原中心持續聚焦河南省谷子產業需求,充分發揮平臺中心優勢,加強優良品種落地示范推廣和全產業鏈技術集成,積極推動谷子等雜糧科技成果在河南省的落地轉化,示范推廣“中谷19”“中谷25”等谷子新品種超萬畝,為谷子生產提質增效提供科技支撐。
中原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中原中心將進一步深化與主產區的合作,讓雜糧產業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