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在這場疫情中,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千千萬萬國人都在以實際行動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哈獸研),有這樣一支由80后博士組成的新冠肺炎檢測團隊,他們臨危受命,以最快的時間組建并接受檢測任務。半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吃住在研究所,整天與新冠肺炎病毒打交道,出色地完成了檢測任務。檢測任務結束后,他們又在研究所隔離14天。他們都從心底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感謝組織交給我們這樣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生命里有了這段經歷,我們的人生從此大不同。
最緊急的集合
2月初,在黑龍江省新冠肺炎疫情最緊要的關頭,哈獸研接到了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的通知,提出研究所幫助檢測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臨床采集樣品。所領導回復了4個字:全力配合。隨即,向相關研究團隊發出指令,抽調人員組建臨時小組,組建檢測實驗室,最快時間開展工作。
“我們現在干的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國家和人民培養了我們,現在人民需要我們,讓我們和全中國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一起,和各條戰線正在英勇奮戰的同胞們一起,發揮我們的專業能力,回報國家和人民,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幸運和光榮。將來你們回首往事,決不會后悔今天的奮斗和付出。”
“能夠參加這次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是我們的榮耀,也是研究所的榮耀。這是組織的信任,更是使命擔當。黨員同志要發揮好帶頭作用,要不講條件不計報酬,科學嚴謹,任何時候都要頭腦冷靜不蠻干。”
戰前動員會上,哈獸研所長步志高和黨委書記王笑梅這些滾燙的話語激勵著檢測團隊成員們。
在疫情初期,孫元博士就主動向所黨委提出,如果有新冠肺炎攻關任務,自己要報名參戰。他說:“這次疫情給我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作為一名黨員和科技工作者必須沖鋒在前,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李連峰博士接受任務后安慰父母和妻子說:“我有P3實驗室操作的經驗,我能保護好自己,不要擔心。”作為醫生的妻子非常支持他,并安慰道:“放心去吧,注意安全就好,家里有我,孩子有爸媽照顧。”
李連峰告別了妻子和六個月大的兒子,趕到研究所報到。后來他才知道,她的妻子也接到了醫大一院的通知,隨時準備沖到一線去。
王金良博士的妻子懷孕了,可妻子非常支持他,并勸他說:“我能照顧好自己,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要勇往直前。”
就這樣,一群優秀的科研工作者走向了抗疫前線。
“最優秀的自己”
經過2天突擊培訓,檢測小組開始接受樣品,開展檢測工作。隨著樣品數量越來越多,又有兩名人員加入檢測小組。
檢測開始后的第一天,試驗做到次日早上七點半。因為還有大批的樣品等待檢測,檢測團隊的成員們睡了兩個小時后又起床,繼續分析數據。因為他們知道,疾控中心需要盡快拿到結果,然后進行下一步的人員隔離措施,追蹤密接人群。這些工作都要依賴他們的檢測結果。
張敏敏博士說:“這是一次彌足珍貴的經歷。雖然需要每天穿著比平時厚重幾倍的三級防護裝備連續工作近7個小時,呼吸不暢、大腦供氧不足、汗流浹背,這確實非常考驗一個女生的體力,但我必須堅持,因為責任所在、使命召喚、不能后退!”
蔡文通博士說:“從頭至尾,這種責任感、使命感,讓我們一直堅持下去。實驗任務繁重,需要自我調侃,我開玩笑說,如果我在平日做研究的時候有這種勁頭,那得多優秀啊!”
“雖然每天從公寓到實驗室兩點一線,但是我卻生活得非常充實,因為我知道我們正在從事的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陳普成博士說。
11人的檢測小組在隨后十幾天的時間里,共接受樣品4000余份,為黑龍江省打贏新冠肺炎阻擊戰做出了突出貢獻。
任務完成后,江豐偉、王子龍、李慧昕、梁立濱、崔鵬飛等小組成員感慨到,疫情肆虐,臨危受命,能夠學以致用,參與抗疫工作中是一種莫大榮幸。“這是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科研人員的使命與擔當,作為一名哈獸研人,我們無比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