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以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為出發點,以“三農”需求為落腳點,以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為宗旨,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先后實施了人才—團隊—基地“三步走”的人才建設系統工程,初步構建了一個“引育并舉”、“以用為本”的人才工作新機制,儲備了一批高質量的農業科技人才,為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據農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先后實施“杰出人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等“三大工程”,聚集培養高端農業科技人才。其中,“杰出人才工程”自2002年開展以來,共招聘到一級崗位杰出人才43人,二級崗位124人,三級崗位239人;而“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工程”的開展,則使該院的農業科技創新從原來單兵分散的“點”突破,逐步走向緊密連續的“集群”研究,人才資源初步得到整合,整體效應逐步呈現;“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更是為該院延攬國際頂尖科學家,2008年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被確定為國家首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為了留住人才,培養人才,并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實施人才隊伍建設“三大工程”過程中,不僅優化學科布局,規劃確定了作物科學、畜牧獸醫科學等9大學科領域和41個一級學科、173個二級學科的基本框架,形成了面向現代農業,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的現代農業學科體系,為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同時,該院強化平臺項目支撐,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條件,創新人才管理方式,構建有利于人才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十五”以來,全院累計爭取國家投資超過20億元,共承擔國家及行業各類科技項目(課題)9000余項,經費總額50多億元,為人才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條件。
該院始終堅持“以用為本”,圍繞用好用活人才,在會用、重用上下工夫,鼓勵和支持科學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大力開展自主創新。如陳化蘭博士帶領的科研團隊,針對我國禽流感疫情防控的需要,開展了全方位的禽流感疫苗研究,獲得多項重大突破,研制的禽流感診斷試劑和疫苗被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我國乃至世界防控禽流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經濟及公共衛生意義。據統計,“十五”以來,該院共獲得國家一等獎5項、二等獎40項,省部級獎400多項,科技成果平均每年創社會經濟效益200多億元。取得了超級稻、轉抗蟲基因三系雜交棉、轉基因植酸酶玉米、雙低油菜、高油大豆、口蹄疫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有望沖擊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項的科研成果,為推動現代農業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介紹,為全面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十二五”時期,該院擬將組織實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工程、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科研輔助人才優化工程等5大科技人才專項工程。并將從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等方面建立更加科學、更有活力的一整套機制,每年籌措2000萬元,設立人才建設專項經費,專門用于支持科技人才開展自主創新研究,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和團隊,支持高層次人才引進、院級優秀團隊建設以及各類科技人才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