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二月冬春時節,為幫助華北地區農民更好地管理小麥種植生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德州綜合試驗站站長袁亮于近日編制了《冬春小麥管理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當下小麥管理的要點指導囊括其中,服務麥農。
具體內容如下:
冬春小麥管理歌
十二月中雪滿天[1],七十年來半月寒[2];
麥苗得蓋一尺被,增墑保溫望豐年[3]。
病蟲草,打焉焉;老農民,笑開顏。
若高產,人莫閑;到田間,常察看。
溫度低,磷不歡;葉片紅,施磷銨[4]。
葉面肥,防凍害;植調劑,可抗寒[5]。
墑情好,莫澆田;不壓濕,要壓干[6]。
龍年龍王張開眼,滴滴甘露潤農田;
若是遇上雨連連,養分淋洗易缺氮;
返青拔節追肥時,增氮補磷記心間[7];
風調雨順我所愿,又一小麥豐收年。
注:
[1]2023年12月中旬,華北地區普降大雪,多地積雪超過20厘米。
[2]大雪過后,多地創造了1951年以來12月份最低氣溫,最低溫度達到-20℃,并持續半個多月。
[3]俗話說:麥蓋一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農諺有云:瑞雪兆豐年。
[4]冬季氣溫低,特別是今年氣溫更低,土壤磷素活性差,同時,小麥根系淺而弱,易導致小麥缺磷,作者在田間調查時發現許多麥田出現缺磷情況。春季追肥可適當施用磷肥。
[5]關注天氣預報,低溫到來之前,可以通過噴施磷酸二氫鉀、含氨基酸/海藻酸葉面肥及胺鮮酯等植調劑,增強小麥抗寒能力。
[6]鎮壓可以彌合土壤裂縫,壓實土壤,對小麥抗寒具有良好效果;應注意的是,一般來講,0-10cm土壤含水量超過17%時不宜鎮壓,以免引起土壤板結,這就是“壓干不壓濕”。
[7]遇到降水多、氣溫低的天氣,追肥時適當增加氮肥用量,并追施磷肥,滿足花芽分化養分需求,以保障足夠小花數量,奠定小麥高產的粒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