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最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國,中國亟需培育一批在種子、植保、動保、智能農機等關鍵環節和核心領域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領軍型企業。
科學評估涉農企業創新能力有助于全面掌握我國涉農企業科技創新發展水平。11月19日,《2021中國涉農企業創新報告》發布。報告結果顯示,中國涉農企業正在努力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總體來說,創新能力仍然偏低、規模偏小,缺乏科技領軍企業。
據悉,該報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技術經濟與科技政策創新團隊完成。報告以中國上市涉農企業為研究對象,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信息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庫企業專利數據,構建了包括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和創新環境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和18個三級指標的中國涉農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谠撝笜梭w系,對2020年中國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涉農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了科學評價。
以2019年為基期,報告計算得到2020年350家上市涉農企業創新指數平均得分47.25(滿分:100分),相比2019年(46.85)略有提升,仍處于中等偏低水平,上市涉農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平均為2.60%,而上市全行業平均為5.22%,上市涉農企業研發人員投入強度為8.10%,而上市全行業平均為14.33%,上市涉農企業與全行業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本年度,涉農企業創新能力呈現“兩升一降” 特征。相比2019年,“創新投入能力”從46.97提高到47.80,“創新環境”從38.52提高到41.46, “創新產出能力”從51.23下降到49.57。農作物領域種業、農藥制造業創新能力最強,其中種業創新能力在10個涉農子行業中排名第二,農藥制造業排名第三,但該類企業上市數量少。畜牧業領域獸用藥品制造業創新能力最強,在整個涉農子行業中排名第一,種畜禽企業缺乏。
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塑農業科技創新版圖,讓涉農企業領軍企業成為中國農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實現的生力軍,亟需突破機制障礙,培育涉農領軍人才,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創新環境,加快在種子、動植保、農機裝備等關鍵環節和核心領域,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農業科技領軍企業。
為此,報告提出四條具體建議:鼓勵采取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培育科技領軍頭部企業;建議設立科技領軍企業專項基金,支持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支持一些創新成長型好的涉農企業在創業板、科創板等上市;通過創新機制體制,構建企業“出榜”“評榜”+政府“發榜”+科研院?!敖野瘛睓C制,建立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雙向”人才流動機制,打破科企間資源整合障礙,拓展科企合作深度;持續優化涉農企業創新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種業領域,繼續推進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改革,完善中介機構對成果價值評估和利益分配的評價監督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