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由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的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暨中國茶葉學會首屆茶科普大會(以下簡稱“茶科普大會”)在杭州舉行,400余名線下觀眾與300余萬線上網友,共享茶界科普盛宴。
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中國茶葉學會以此為契機,開創首屆茶科普大會。活動由中國茶葉學會科技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帶領科普團隊打造,邀請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院士與劉仲華院士等19位權威專家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向民眾分享茶的科普知識,是“科技資源科普化”的有力實證與生動案例。
2022年12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世界關注。為了進一步弘揚茶文化、面向廣大民眾普及非遺知識,活動從茶葉健康、茶葉分類、制作技藝、飲茶習俗、茶葉貯藏、飲茶用水、新式茶飲等多角度切入,帶來知識盛宴。
活動期間,除了精彩的科普講座,現場觀眾還能欣賞到“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代表作之一“徑山茶宴”的精彩演繹。此外,參加問答環節的觀眾還有機會獲得由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組編的科普書籍及“九宇徑山抹茶”品鑒茶等。
近年來,中國茶葉學會始終貫徹“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構建隊伍、平臺、資源、品牌活動、科普陣地為一體的科普服務體系。如組織“國際茶日-美美與共云茶會”“全國科普日”等活動,受眾覆蓋50多個國家1000萬余人次;創作《茶知識108問》《一杯茶中的科學》等科普書籍50余部;通過與多家主流媒體合作、開設多個互聯網傳播平臺,形成傳播矩陣,點擊量達5000余萬次;建立一支院士領銜的專兼職結合的茶葉科普工作隊伍300余人,副高職稱及高級技能以上人員占80%。
中國茶葉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不斷提升科普日活動服務力、影響力,通過系列科普活動實現科普工作的人民性、引領性、時代性、科學性、融合性、開放性,用科普講好中國茶故事,推動優質資源廣泛傳播,更大范圍地服務公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