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暖土膏民氣動,一犁新雨破春耕。
初春,祖國大地春耕備耕如火如荼,各地農民搶抓農時在新耕地上播種希望,一幅別樣的春耕春管畫卷徐徐展開。
下沉一線 包省包片
3月13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及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部分專家組成的河南鶴壁小麥苗情調研小組了解到,今年鶴壁市農資、農機、灌溉配套機井電力等準備充分,可以滿足夏糧生產需要。
“因為去年水災,好多地方的小麥都種得晚,但是苗情比預期的好。”專家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灌溉所副研究員賈艷輝表示。專家們認為,雖然按苗情等級,受災嚴重地塊只能劃分為三類苗,但是該地塊播種量較大,如果后期能進行妥善田間管理,也不會出現大幅減產情況。
春光不等人,莫負三月天。當前,小麥生產進入春季管理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及時啟動“下沉一線包省包片奪夏糧小麥豐收”行動,11個指導小組,下沉到河北、河南、山東等11個小麥主產省,包省包片抓春耕春管。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200多名農業科技專家,組成11個科技小分隊也參加了這次行動。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負責同志介紹,11個下沉一線包省包片小組,主要有3項重點任務:春季田管保證夏糧、春耕備耕落實面積、復合種植擴種大豆油料。針對小麥春季田間管理,指導各地落實增施返青肥、拔節肥,“一噴三防”等關鍵技術措施。針對春耕備耕,指導各地落實春播糧食作物面積,確保種足種滿;同時指導做好農資和機具調劑調運。針對擴種大豆油料,指導各地逐級分解擴種任務,特別是抓緊抓細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督促地方落實選區域、選主體、選模式“三選”任務。
精準施策 迎刃而解
過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三月,隴原大地上的冬小麥開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陸續返青,春小麥也迎來了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近日,《甘肅省科學抗災促春管奪夏糧豐收預案》出臺,為今年春耕事業“保駕護航”。
“從如何追肥,如何控旺到如何促花保花,《預案》中專門就水肥一體化內容提供了詳細的技術指導。”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拔節期是小麥水肥需求的高峰期,抓好水肥運籌是鞏固分蘗多成穗、促進小穗分化長大穗的關鍵期。
莊稼的事等不起、拖不得。眼下,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街道“奪夏糧豐收百日攻堅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受去年嚴重秋汛影響,冬小麥播期時間長、跨度大、苗青復雜,給田間管理造成前所未有的難度,夏糧生產形勢十分嚴峻。連日來,古樓街道分管農技工作的負責人張美榮和同事們奔波在田間地頭,查看小麥生長情況并按《2022春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指導農戶春耕春管,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在八桂大地,曾經的低效殘次林經過改造形成千畝梯田,種植的農作物很快冒出了新芽。“以前這里土壤貧瘠,下面是石灰巖,根本種不了糧食作物。”廣西貴港市平南縣東華鎮人大主席高家斌說,全鎮持續推進“旱改水”、土地開墾項目,近兩年已完成土地整治面積865畝,形成“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稻蝦、稻魚綜合種養基地。
在這個春和景明、萬物萌動的時節,各地熱火朝天的春耕春管圖,孕育著歲豐年稔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