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3日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這十年”發布會上獲悉,對標新時期歷史使命,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實施科技創新工程躍升計劃。該計劃在2013年實施的科技創新工程的基礎上,開展以科研團隊為基本創新單元的有組織科研,強化重大使命任務聯合攻關,打造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增強農業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科技整體躍升和高水平自立自強。
據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介紹,2013年,在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的支持下,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實施科技創新工程。10年間,中國農業科學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該院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成果占全國農業領域的1/4,農作物新品種、國家標準、新獸藥、新肥料等成果數量均實現翻倍增長,獲國家專利獎占全國農業領域的70%,高水平科技論文數量年均增長16%以上。作物、園藝、植保、獸醫、資源環境等學科集群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培育的“中嘉早17”“中麥895”“中新白羽肉鴨”等大量新品種成為國家主導品種,構建的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農田養分資源高效利用等大批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成為國家主推技術,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大幅提升。
作為科技創新工程新的發展階段,科技創新工程躍升計劃將加強基礎研究,建設一批科學中心;支持青年領軍人才緊緊圍繞前沿科學與新興交叉技術開展科學研究,力爭實現原始創新的重大突破;強化重大任務聯合攻關,聚焦種子、耕地、綠色低碳、生物安全、農機裝備、鄉村發展等領域,組織實施院級重大科研任務聯合攻關;打造一批支撐服務鄉村振興的區域中心和系列產業專家團;構建體系完善、平臺優化、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新型農業高端智庫;實施國際農業科學計劃,推動農業科技“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