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2024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論壇暨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與科技競爭力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局長李新海發布了《2024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報告。
該報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科技情報分析與評估創新團隊研制,以Web of Science平臺SCI論文、CSCD論文和EI論文數據(2019-2023年)為基礎,結合共被引理論和語義聚類方法,最終遴選獲得農業9大學科76個農業研究熱點,其中13個研究熱點最具前瞻性,同時被確定為農業研究前沿。
報告指出,中國在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中持續領先,引領度顯著提升。從農業領域整體層面看,2024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表現力排名中,中國以總體表現力得分80.43穩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美國、英國、德國,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國家分布格局。中國不僅在整體表現上保持領先地位,在貢獻度、影響度和引領度3個二級指標上也繼續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前一個五年滾動周期(2018-2022年),近五年(2019-2023年)中國的國家引領度份額從23.29%增長至32.89%,表明中國在農業研究前沿領域發揮主導作用的論文產出顯著增加,也側面反映了中國農業科研實力的不斷增強及其對全球農業科技創新的深遠影響。
報告稱,中國在學科層面持續引領全球趨勢,學科發展更為均衡。從農業學科層面看,9大學科中,中國在6個學科的熱點前沿表現力位居第一,學科層面持續引領全球趨勢,且各學科間的發展更為均衡。相較于上個5年滾動周期(2018-2022年),近五年(2019-2023年)中國在作物園藝、植物保護、農業信息與農業工程、農產品質量與加工、農業資源與環境、林業6個學科的國家表現力排名一直保持領先。國家學科表現力數據分析發現,中國在作物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業信息與農業工程、水產漁業4個學科優勢顯著,優勢顯著的學科數量有所增加;畜牧獸醫和林業兩個學科的排名由榜首回落至第二名,但仍然保持了較強的競爭力;農業農村經濟與政策學科的國家表現力排名由之前的第八躍升至第二,表明該領域研究熱點前沿的總體活躍性有了顯著提升。
同時,機構學科表現力數據分析發現,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是表現最突出的5個中國機構,分別有9個、5個、2個、2個和2個表現力全球排名前五的學科;此外,華中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華南農業大學、江南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也各自擁有1個學科在全球排名前五。與上一個五年滾動周期(2018-2022)相比,本周期內表現出色的機構數量有所增加,顯示出中國在多個農業學科的研究實力持續提升。盡管在農業農村經濟政策學科方面,國家整體表現力排名第二,但在此領域中具有突出表現的機構數量相對較少,優勢機構培育有待加強。
報告還提及,中國在多數熱點前沿中表現突出,但部分熱點前沿仍需加強。76個研究熱點前沿中,中國有51個熱點前沿的表現力位居全球第一,占比達67.1%,彰顯了中國在熱點研究領域的持續活躍與引領地位。特別是在13個研究前沿中,中國有7個前沿國家表現力排名第一,持續展示了較高的前瞻性研究捕捉力和積極主動性,但是,中國在某些基礎實力相對薄弱的熱點和前沿領域仍面臨挑戰,這些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畜禽福利及養殖、林木病蟲害防控、食物過敏及免疫調控、水生群落與環境互作、農業技術創新采納、農牧系統可持續發展以及糧食安全與營養干預等。針對這些問題,中國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提升綜合科研能力,以實現更加均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