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環發所)在京舉辦“農業應對氣候變化‘雙碳’高層論壇”。
“雙碳”是指碳達峰、碳中和。記者從論壇上獲悉,中國農科院正在整合有關研究所和團隊優勢力量,由環發所牽頭、11個研究所參加,組建院級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該中心將圍繞種植業和養殖業減排、農業土壤固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和氣候韌性農業技術和模式,統籌開展農業碳達峰碳中和理論、技術和政策等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學術交流和戰略決策咨詢,開展農業農村碳排放第三方監測、計算、核證和評估服務,為中央、政府部門決策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科技部農村司、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有關領導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工程院王金南院士、中國科學院于貴瑞院士作特邀報告,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主持論壇,中國農科院環發所所長趙立欣致歡迎辭。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在會上指出,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中國農科院在農業減排固碳、草地固碳增匯、農業生物質能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已積累較強的科研基礎。
他強調,圍繞推動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中國農科院將重點在以下幾方面發力:貫徹“新理念”,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導向的轉變和工作重心的調整;練好 “基本功”, 構建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監測體系;搭好“大平臺”,盡快組建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協同創新平臺;找準關鍵點,圍繞制約農業綠色發展的控水提質增效、秸稈循環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膜污染防控等八個重大關鍵技術問題持續攻關;當好“智囊團”,為中央及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論壇上圍繞“中國碳達峰碳中和路徑及其對策分析”做專題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于貴瑞圍繞“陸地生態系統碳蓄積與碳匯功能研究”做專題報告,中國農科院環發所研究員李玉娥圍繞“農業溫室氣體排放與減排政策措施”做專題報告。
論壇還以“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與科技需求”為主題進行高端對話,7位嘉賓圍繞農業農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部署、現狀和需求、關鍵技術進展和技術難題、配套政策支持等進行闡述解答,與現場參會人員開展深入的研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