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增加專項債券投入,支持現代農業設施、飲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趙立欣
從農村“廁所革命”,到“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近兩年一直是全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在去年的兩會上,她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建議》,得到了廣泛地關注,并作為人大的重點建議之一,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
農村“改廁”問題多,地方工作如何做?
長期以來,趙所長一直在科研一線為美麗鄉村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去年的建議提出之后,她依然走進大大小小的村莊調研,持續關注著不同地區“改廁”的情況,以及依然存在的問題,比如:推進的方式有待改進;技術和人才支撐不足;農民“改廁”的主動意愿不強等等。對此,她還給地方提出了更為細致的建議:
首先,工作要做細,因地制宜地推廣技術,采用農民朋友更能接受的方式,推進“廁所革命”。
其次,加大宣傳,讓農民朋友知道“改廁”是自己的事兒,關系著自己的生活質量,將“被動”化為“主動”。
最后,當地政府健全一整套的后續服務管理措施,保障廁所的可持續運轉。
清潔取暖,農業廢棄物是關鍵
左: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趙立欣
右:農視網主播 黃莉
農村的人居環境整治,除了“廁所革命”這一重要環節,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同樣是環境治理的重難點之一。趙立欣所長通過實地調研,發現了北方很多農村面臨著這一問題。雖然國家對于“氣代煤”“電代煤”等出臺了很多補貼政策,但是單靠國家補貼,是不具有持續性的,因此,如何將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便成了解決農村取暖問題的關鍵。只有合理使用好農業廢棄物這一種用之不竭的再生資源,才能真正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小糞污,大利用
“一路同行,決勝2020”
2017年06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7〕48號),提出到2020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提前一年達到100%等目標。
趙所長長期從事農業廢棄物利用技術研發工作,在農作物秸稈、禽類糞便等農業廢棄資源能源化高效利用領域取得突破,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化腐朽為能量”的魔術師。在今年的建議中,她也提出了關于“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建議,特別提到了農村應該因地制宜推廣適宜的模式,建議“小型養殖場,構建糞污直接還田小循環模式;規模化養殖場,構建糞污處理后還田中循環模式;對于超過土地承載能力的,構建大循環模式。”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