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農業、醫藥、輕工、食品、金融等領域的院士專家倡議發起的國家食藥同源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在北京成立。聯盟將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食療養生文化精華,引領食藥同源產業研發及生產技術創新,促進農食醫藥四位一體協同發展。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希望,國家食藥同源科技創新聯盟要聚集全國農業、食品、醫療、中藥、餐飲及相關行業單位,按照“集中資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運行機制,建立起“市場為驅動、技術為支撐、項目為紐帶、合作為目的”的開放式產學研政銀合作平臺,在繼承和弘揚祖國傳統食療養生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定位、堅持以“綠色”為導向的發展方式、堅持以“創新”為動力的發展路徑、堅持以“文化”為靈魂的發展特色,不斷引領食藥同源產業科技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努力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新裝備,多要素聚集、多主體培育、多體系建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整合創新鏈,大力發展食藥同源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新體系,促進農食醫藥四位一體協同發展,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全民營養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中國建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大會選舉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為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等38人為副理事長,祐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萌等43人為常務理事;邀請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顧問梅方權為聯盟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方立、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孫寶國、黃璐琦為聯盟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據悉,現代科學技術和大量臨床醫學實踐進一步證明,以食藥同源性原料加工制備的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兼具中藥的保健功能和食品的營養功能,長期堅持食用,能夠有效降低不科學飲食導致的潛在疾病風險,有效預防慢性疾病發展和控制亞健康人群數量增長,有效提高全社會的健康水平。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健康產業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專家預言,大健康產業將是繼信息技術產業之后的地球“財富第五波”。根據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2020年我國社會將跨越人均GDP一萬美元大關,全面進入以營養健康為主要特征和發展目標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