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蟲承擔著繁衍后代的重任,選擇一個合適的產卵地點,安全誕下后代是雌蟲的“頭等大事”。
近日,記者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獲悉,該所農業(yè)昆蟲基因組學創(chuàng)新團隊解析了卵表揮發(fā)物影響雌蟲選擇產卵地點的化學感受機制,解釋了雌蟲產卵忌避這一有趣生物學現象。該研究揭示了昆蟲嗅覺識別高度特異性背后復雜的生理基礎,為重大農業(yè)害蟲棉鈴蟲的綠色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圖片說明:雌蟲明智的產卵策略
研究發(fā)現,生物對空間、食物等資源的激烈競爭通常會給其自身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例如昆蟲的蛹變小、幼蟲體重降低等。因此,雌蟲選擇產卵地點時往往會避開其他雌蟲已經產卵的地方,從而減少其后代之間的激烈競爭。
昆蟲主要通過氣味來辨別環(huán)境中潛在的危險,其中“產卵標記物”就是眾多氣味的一種,研究發(fā)現雌蟲產卵后會釋放“產卵標記物”,這種氣味可以阻止其他雌蟲在相同的地方產卵。
王桂榮研究員和科研團隊首次在棉鈴蟲卵表鑒定到3個特異性的氣味分子,明確了這三個氣味分子是雌蟲評估“產房”是否安全的重要標準,并在雌蟲的觸角毛形感器中鑒定得到了棉鈴蟲感受產卵忌避素的關鍵氣味受體。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深圳市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