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近日在京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6—2025)》顯示,未來10年,中國農產品生產區域更加集中,規模經營加快發展,局部專業化生產、全局均衡供應的特點突出。
《報告》是在4月22日開幕的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發布的。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大會開幕式書面講話中表示,要把市場需求作為導航燈,增強農產品市場調控的主動性、前瞻性、針對性,促進供求關系平衡,降低農業生產經營的盲目性;要更加注重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要繼續完善中國特色農業展望制度,在提高質量、特色和權威性上下工夫。
《報告》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糧食主產區將進一步向北方集中,2020年主產省糧食產量比重或將接近80%;棉花種植向西北內陸棉區尤其是新疆轉移,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或將占全國產量的80%左右;生豬養殖加快向糧食主產區轉移,華中和東北地區豬肉產量占比預計將提高到40%,西南地區下降到20%以下;華南與西南熱區冬春蔬菜、長江流域冬春蔬菜、黃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貴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緯度夏秋蔬菜、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六大優勢蔬菜生產區域將進一步鞏固。
《報告》還顯示,未來10年,農產品消費繼續剛性增長,消費結構加速升級,多樣化、品牌化需求更加明顯;農業生產成本結構變化、上漲因素增多,國內外農產品價格相對弱勢運行;國內外農業融合互動加強,農產品進口可能呈現品種、來源雙增格局。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