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24年農業生物安全戰略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全國涉農領域的院士專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上海市科技、農業主管部門、合作企業代表齊聚上海,圍繞重大動植物疫情風險分析、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研究,聚焦重大疫病預警及防控策略,開展農業生物安全公共政策與發展對策的學術交流,共商農業生物安全公共政策與發展對策,為保障國家農業生物安全、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重要指導。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表示,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深刻認識到保障農業生物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把生物安全作為舉院抓大事的重點工作,開展了有組織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關鍵技術創新,未來要匯聚國家農業生物安全科技戰略資源,在農業生物安全公共政策、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加速發展,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確保國家農業生物安全作出應有貢獻。上海獸醫研究所作為中國農科院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開展動物疫病防控的唯一研究機構,近年來拓展了都市生物安全、農村生物安全、生物技術安全性評價等學科方向,深入開展生物安全公共政策研究,積極發揮智庫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一系列農業生物安全科技創新成果,農業生物安全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形成。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所長馬志永作研究所發展情況報告。他介紹,上獸研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時刻緊跟國家農業發展的重大需求,歷經60載的發展與建設,取得了碩果累累的成績,近年來在我國周邊進行動物生物安全監測平臺的可行性分析,拓寬溝通交流渠道,推介生物安全中國方案,積極促進國際合作,未來研究所將在守護國家生物安全、助力鄉村振興、以科技創新孕育新質生產力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沈建忠院士以“細菌耐藥與公共衛生”為主題,從“全健康理念”出發,提出開展動物—環境—人全鏈條細菌耐藥研究并建立耐藥全鏈條傳播風險評估框架,分析了宿主體內耐藥基因的適應性演化規律。并以mcr耐藥基因為例,詳細介紹了耐藥基因的發現與傳播機制,這些研究為建立全鏈條風險防控提供了重要參考。他談到,細菌耐藥是世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科學減抗等行動能為新藥研發及耐藥防控提供重要指導。
大會還舉行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寵物大健康研發中心啟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