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微信公眾號圖
10月2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國際農科院院長高層研討會(GLAST-2023)在海南三亞成功舉辦。
本次大會以“科技引領全球糧食系統轉型”為主題,聚焦全球重大議題、立足國家戰略需求、推動農業科技合作。大會及系列會議共吸引了來自全球50余個國家的政府部門、農業研究機構和16個國際組織的580余位代表參會。
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李金祥指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和農業生產。近年來,中國糧食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糧食供給結構持續優化,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他強調,中國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不斷深化糧農領域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在確保自身糧食安全、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同時,與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全球饑餓挑戰,共同促進世界農業發展、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他對未來通過農業科技創新推動實現全球糧食系統轉型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積極支持并參與國際組織機構的合作倡議,二是共同攜手促進農業科技創新,三是深入推進糧食和農業領域南南合作。
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李金祥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表示,近年來,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提升,科技和裝備支撐更加有力,中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中國農業科學院始終以解決中國農業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為己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原創成果,培養造就了一大批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為推動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促進全球農業科技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農科院將持續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和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經驗分享,與國際伙伴攜手共同推動農業糧食系統轉型升級,為全球面臨的共性挑戰問題提供新的有效解決方案。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GLAST大會除了聚焦如何通過提升科技創新效能促進糧食系統轉型,聚合全球智慧應對全球性問題,也聚焦農業科技創新前沿,圍繞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前沿性顛覆性科技、鄉村振興和小農發展等議題,邀請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校長Arthur Mol、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科學家Ismahane Elouafi、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Johan Swinnen、美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農業參贊Robert H. Hanson等國際知名專家和政策倡導者做大會主旨報告。全球科學家交流分享經驗見解,在保障糧食安全、緩解氣候變化、應對糧食系統轉型多重挑戰等方面研提了新思路和新舉措,務實推動農業相關學科領域國際合作。
國際農科院院長高層研討會(GLAST)是2006年由中國農科院率先發起,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等國際組織共同主辦的高級別國際性會議。GLAST為各國農業科技機構和國際組織的高層領導提供了高層對話和交流平臺,促進國際農業科技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務實豐碩的合作成果。